[發明專利]一種治療骨質疏松性骨折的中藥復方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145857.1 | 申請日: | 2016-03-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84645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22 |
| 發明(設計)人: | 王擁軍;施杞;唐德志;笪巍偉;趙永見;舒冰;陳林;李晨光;李強;李曉鋒;王強;趙東峰;王晶;劉書芬;喬梁;薛純純;常君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K36/537 | 分類號: | A61K36/537;A61P19/10;A61P19/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中優律師事務所31284 | 代理人: | 潘詩孟 |
| 地址: | 200032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骨質 疏松 性骨折 中藥 復方 制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用途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骨質疏松性骨折的中藥復方制劑,此外,本發明還涉及該中藥復方制劑的制備方法和醫藥用途。
背景技術
骨質疏松性骨折是骨質疏松癥的嚴重并發癥,常在輕微外力作用下即可造成全身各部位骨折,多發于脊柱、髖部和橈尺骨遠端,其他部位也易發生骨折,常可引起骨折部位疼痛、畸形、功能障礙,脊柱骨折還可引起身高變矮、駝背等。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原發性骨質疏松癥發病率也呈現明顯的上升趨勢,造成的骨質疏松性骨折也越來越多。對于骨質疏松性骨折的治療,主要分為非手術和手術治療,但由于骨質疏松癥患者自身成骨細胞與破骨細胞藕聯關系的失衡,其骨折愈合的時間延遲,甚至不愈合,預后質量也較正常者差,易導致再次手術或二次骨折風險,給患者軀體、精神、經濟帶來沉重負擔。因此,還需結合系統性管理、抗骨質疏松治療(西藥、中藥、物理療法、康復訓練、運動療法)。
中醫藥在防治骨質疏松癥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和獨有特色。但由于骨質疏松性骨折多發于中老年人,非手術治療的重要原則是長期固定制動,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褥瘡、深靜脈血栓、肺部感染及心腦血管病等并發癥的風險,其危害性甚至超過了骨折本身。因此就骨質疏松性骨折的首選療法而言,中醫藥相對于現代手術治療就沒有那么明顯的優勢。不過,骨質疏松性骨折再次骨折的發生率相對較高,必須堅持抗骨質疏松治療,西藥、中藥均可作為主要輔助手段。雖然手術可解決骨折部位的復位、固定及早期康復鍛煉,但由于老年人體質因素較弱、基礎疾病較多,仍會有骨折延遲愈合及不愈合的發生,通過中醫藥的對癥處理和整體調節,可充分發揮中醫藥的特色優勢。
脾腎陽虛證是原發性骨質疏松性骨折的重要證型之一,因此,本發明選用施杞教授臨診中的經驗方——健脾補腎方,通過體內、外實驗,運用現代科學手段進行研究,結合―先后天之本”、―脾腎相關”中醫理論,以闡明健脾補腎方促進骨質疏松性骨折愈合的作用機制及療效分析,進而為臨床醫師在診治該病時提供一定的理論指導。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希望提出一種療效確切、安全性高的治療骨質疏松性骨折的中藥復方制劑——健脾補腎方,并提出其制備方法和醫藥用途。
本發明所涉及的中藥藥材質量均應符合中國藥典2015年版一部相應藥材項下各有關規定。其中:
黨參為為桔梗科植物黨參Codonopsispilosula(Franch.)Nannf.、素花黨參CodonopsispilosulaNannf.var.modesta(Nannf.)L.T.Shen或川黨參CodonopsistangshenOliv.的干燥根。
刺五加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Rupr.et Maxim.)Harms的干燥根及根莖或莖。
骨碎補為為水龍骨科植物槲蕨Drynariafortunei(Kunze)J.Sm.的干燥根莖。
淫羊藿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EpimediumbrevicornuMaxim的干燥葉。
丹參為為唇形科植物丹參SalviamiltiorrhizaBge.的干燥根和根莖。
獨活為傘形科植物重齒毛當歸Angelica pubescens Maxim.f.biserrata Shan et Yuan的干燥根。
具體而言,本發明治療骨質疏松性骨折的中藥復方制劑,由上述健脾補腎中藥與藥物輔料制成,所述健脾補腎中藥的重量份配比如下:黨參6-30,刺五加6-30,骨碎補6-30,淫羊藿6-30,丹參6-15,獨活3-12。
本發明中藥復方制劑的健脾補腎中藥經過乙醇或水溶劑提取和醇沉、濾過的方法純化,其中所采用的提取方法是根據藥物中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質,選用醇沉、濾過的提取溶劑和提取條件;所采用的純化方法在保證療效的前提下,選用乙醇沉淀法經行純化處理。
本發明提供了上述中藥復方制劑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中藥復方制劑通過下述方法和步驟制備:
①按組方重量稱取各藥材,浸泡1h,煎煮1~3次,每次煎煮0.5~1.5h,一煎加水10~14倍,二、三煎加水量6~10倍,合并煎煮液,濾過,在60~70℃溫度下,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5~1.30的浸膏。其中,優選煎煮2次,每次煎煮1h,一煎加水14倍,二煎加水量10倍,合并煎煮液,濾過,優選濾過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5~1.07的浸膏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未經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4585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