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超臨界萃取釜和含有該超臨界萃取釜的萃取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144928.6 | 申請日: | 2016-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973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25 |
| 發明(設計)人: | 石洋;石書河;丁紹玉;趙楠;張永昌;于浩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利和萃取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11/02 | 分類號: | B01D11/02;C11B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細軟智谷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周宇 |
| 地址: | 266000 山東省青島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臨界 萃取 含有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超臨界萃取裝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超臨界萃取釜和含有該萃 取釜的萃取系統。
背景技術
天然香(辛)料提取物—精油(essentialoil)和油樹脂(oleoresin),是國民經 濟中食品、日化、煙草、醫藥等行業的重要原料。天然香辛料傳統提取方法主 要是水蒸汽蒸餾法和溶劑萃取法,天然香(辛)料傳統方法提取物由于提取過程中 受熱和溶劑殘留,改變了其天然香氣和風味。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是目前國 際上公認的最為綠色環保安全的天然產物提取技術,該技術提取溫度低、無溶 劑殘留,提取物保持了原料的純真天然品質。業界為實現超臨界CO2萃取工業 化歷時三十余年,最早從德國克虜伯集團伍德(UHDE)公司引進的設備:天 津銀廣夏(500立升×3,1999年引進);西安嘉德(500立升×3,2000年引進); 安徽蕪湖(1500立升×3,2002年引進,3500立升×3,2003年引進);這些設備 十分昂貴(每立升容積均價約5-10萬元人民幣,實際投資還要更高),導致產 品成本過高,市場不能接受而無法持續生產,引進企業大多虧損關閉。近年比 較成熟的國產600升×3工業化超臨界CO2萃取設備,造價已低至國外引進設備 的五分之一,在天然香(辛)料提取物行業個別附加值較高的品種(譬如花椒提取 物)上快速發展。但對于大宗低值香辛料品種,生產成本高,市場接受程度低, 并不適用。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超臨界萃取釜和含 有該萃取釜的萃取系統,其具有結構簡單、安全可靠、生產能力大、造價低等 特點。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超臨界萃取釜,包括罐體,所述罐體的頂端和底端分別開設有上開口 和下開口,所述上開口和所述下開口上分別密封連接有上端蓋和下端蓋;所述 萃取釜的上部和下部均開設有成對布置的進口和出口。
進一步的,所述上開口和所述下開口的直徑均小于所述罐體的內徑。
進一步的,所述罐體的上部開設有上進口,所述上端蓋上開設有上出口; 所述罐體的下部開設有下進口,所述下端蓋上開設有下出口。
進一步的,所述罐體內還設置卸料構件,所述卸料構件包括錨鏈,所述錨 鏈的中部固定連接有勾錨。
進一步的,所述罐體內還安裝有用于過濾超臨界流體的過濾裝置,所述過 濾裝置蓋設在所述出口上。
進一步的,所述過濾裝置包括底板和至少一層燒結板,所述底板與所述燒 結板層疊設置;所述底板上開設有多道溝槽,多道所述溝槽呈同心圓狀分布。
一種含有超臨界萃取釜的萃取系統,包括依次循環連通的第一萃取釜、第 二萃取釜和第三萃取釜,所述第一萃取釜、所述第二萃取釜、所述第三萃取釜 均與進氣管、回收單元和分離單元連通。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萃取釜、所述第二萃取釜和所述第三萃取釜的上進口 分別通過上進氣閥門與所述進氣管連通,所述第一萃取釜、所述第二萃取釜和 所述第三萃取釜的下進口分別通過上下進氣閥門與所述進氣管連通。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萃取釜、所述第二萃取釜和所述第三萃取釜的上出口 分別通過上去回收閥門與所述回收單元連通;所述第一萃取釜、所述第二萃取 釜和所述第三萃取釜的下出口分別通過下去回收閥門與所述回收單元連通。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萃取釜、所述第二萃取釜和所述第三萃取釜的上出口 分別通過上去分離閥門與所述分離單元連通;所述第一萃取釜、所述第二萃取 釜和所述第三萃取釜的下出口分別通過下去分離閥門與所述分離單元連通。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1、本發明的萃取釜容量大,結構簡單,具有造價低廉的卸料構件,萃取釜 內設置錨鏈取代吊籃,錨鏈通過與萃取釜外設置的手拉或者電動葫蘆配合,卸 除萃取后殘渣,縮短卸料時間,減輕工人勞動強度,安全可靠,生產能力大, 造價低;
2、萃取釜與閥門組組成的萃取系統,操作簡便,閥門間切換靈活,便于實 現上進下出和下進上出及逆流串聯萃取工藝過程,有利于提高超臨界流體溶解 力的飽和程度,提高了萃取效率;
3、降低單位容積超臨界流體流量配置(2.5~5升/每升容積·小時),降低高 壓泵和分離單元、回收單元負荷,大幅度降低裝置投資,同時降低動力、能源、 工時消耗,降低生產成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利和萃取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青島利和萃取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4492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