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產胞外多糖的假單胞菌株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144251.6 | 申請日: | 2016-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70975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08 |
| 發明(設計)人: | 趙祥穎;趙晨;劉建軍;張家祥;田延軍;韓延雷;王曉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省食品發酵工業研究設計院 |
| 主分類號: | C12N1/20 | 分類號: | C12N1/20;C12P19/04;C12R1/38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張勇 |
| 地址: | 250013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產 多糖 假單胞 菌株 及其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產細菌胞外多糖的假單胞菌株及其應用,該菌株為假單胞菌(Pseudomonas sp.)SFEP?01,菌株已于2016年1月14日保藏在中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保藏編號為CCTCC No:M2016035;該菌株所產胞外多糖主要含有兩種成分:EPS Ⅰ和EPS Ⅱ,EPS Ⅰ為雜多糖,單糖殘基為葡萄糖、甘露糖和鼠李糖,EPS Ⅱ為均一多糖,單糖殘基為葡萄糖;本發明假單胞菌可轉化甘油、葡萄糖、蔗糖、淀粉等產生凝膠型胞外多糖,經發酵條件適當優化后,SFEP?01菌株發酵胞外多糖產率可達8?12g/L,具有良好研究開發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微生物多糖領域,涉及一種高產胞外多糖的假單胞菌株及其應用,具體涉及一種高產胞外多糖的假單胞菌(Pseudomonas sp.)SFEP-01及其培養方法以及在發酵制備微生物胞外多糖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微生物多糖在細胞內主要有三種存在形式:①黏附在細胞表面上,即胞壁多糖;②分泌到培養基中,即胞外多糖;③構成微生物細胞的成分,即胞內多糖;而其中的胞外多糖具有產生量大、易于與菌體分離、可通過深層發酵實現工業化生產優勢。
微生物胞外多糖(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s,EPS)是微生物在生長過程中為適應周圍環境的變化產生的一種對自身具有保護作用的生物高聚物。微生物胞外多糖和植物多糖相比較具有以下優勢:①生產周期短,不受季節、地域、病蟲害等條件的限制;②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③應用廣泛。目前已有多種微生物胞外多糖已經發展成為一類新型的發酵產品,作為增稠劑、穩定劑、乳化劑、保濕劑、膠凝劑、懸浮劑等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食品和制藥等多個領域。近年來有關海洋微生物和乳酸菌微生物胞外多糖研究活躍,不斷有新型多糖結構被鑒定。微生物多糖作為天然活性大分子,在生物醫藥領域的潛在應用價值也日益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新菌種的進一步探索成為新型胞外多糖的一個重要來源。
CN102816724B公開了一株放射形根瘤菌,其產生主要由半乳糖和葡萄糖組成的胞外多糖,其胞外多糖水溶性好,且在低濃度下具有良好的粘度、表面活性、蛋白質可混性以及良好的穩定性和乳化性。
CN102965318B公開了一種產胞外多糖的嗜熱鏈球菌,該菌株在42℃條件下用M17培養液發酵30小時產胞外多糖148mg/L,胞外多糖可明顯提高發酵乳的粘度和凝膠強度。
CN104232548A公開了一株假單胞菌,其合成的凝膠多糖為胞外多糖,將發酵條件優化,凝膠多糖產量可達5.94g/L。
如何開發生產胞外多糖的新菌種、開發新型的胞外多糖以及提高胞外多糖的產量,是微生物多糖領域技術人員面臨的問題。
發明內容
在現有技術已有開發微生物多糖的基礎上,本發明提供一株高產細菌胞外多糖的假單胞菌。該菌株能夠轉化甘油、葡萄糖、淀粉、檸檬酸鈉等產生凝膠型胞外多糖。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株高產胞外多糖的假單胞菌(Pseudomonas sp.)SFEP-01,該菌株保藏于中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日期為2016年1月14日,保藏編號為CCTCC No:M2016035,保藏地址:中國武漢武漢大學。
本發明所述假單胞菌SFEP-01是從海洋真菌發酵生產DHA的發酵培養污染物中采用常規方法分離篩選得到,其具有如下生物學特征:
菌株SFEP-01菌落及形態特征:固體培養菌落圓形,凸起,邊緣整齊,表面光滑,淡黃色、半透明狀;30℃培養24小時,菌落直徑約1mm,培養48小時,菌落直徑約3-5mm(菌落形態見附圖1,附圖2);菌株SFEP-01為桿菌,不形成芽胞,菌體形態直或稍彎、兩端形狀不規則,大小0.5~0.8μm×1.5~3.0μm(菌體形態見附圖3),液體培養12小時染色可見菌體外多糖物質(見附圖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省食品發酵工業研究設計院,未經山東省食品發酵工業研究設計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4425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