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除塵過濾裝置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143273.0 | 申請日: | 2016-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88522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12 |
| 發明(設計)人: | 朱洪;周航;馬洪璽;張文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藍科石化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46/00 | 分類號: | B01D46/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碩力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1251 | 代理人: | 郭桂峰 |
| 地址: | 201204 上海市浦東***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除塵 過濾 裝置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除塵過濾的結構及方法設計技術領域,尤指一種除塵過濾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越來越多的除塵裝置傾向采用一種連續在線再生除塵系統,具體表現形式為,將所有過濾元件安裝在一個大的過濾器殼體內,并分為若干個分區,分區之間相互連通,且每個分區配有單獨的反吹管道,當過濾器需要反吹再生時,僅對一個分區進行反吹,其他的分區進行除塵過濾,從而實現了過濾和反吹同時進行。
與傳統多倉室的除塵系統相比,現有除塵裝置的優點是占地面積和設備閥門數量均大大降低,并且控制程序簡單。但是,現有的除塵裝置仍存在缺點,由于生產廠家大多采用從過濾器底部進氣的方式,即待濾氣體的進氣方向為由下而上,這會導致過濾器在反吹時,依靠重力沉降掉落的粉塵濾餅容易被上升的待濾氣體打散,并隨著待濾氣體上升而形成二次揚塵,上升的塵土顆粒又迅速地回到濾芯上形成濾餅,從而造成過濾器反沖再生效果差、過濾壓差居高不下、反吹頻繁以及耗氣量大的問題,還會導致過濾元件堵塞。尤其是對于密度較低、粒徑較小的粉塵進行過濾時,二次揚塵的現象更加明顯。
因此,本申請人致力于提供一種新型的除塵過濾裝置及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除塵過濾裝置及方法,其中除塵過濾裝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可以有效降低過濾元件的負荷,進一步降低對過濾元件進行反吹的頻率,降低了反吹耗氣量,并且在反吹過程中有效避免了二次揚塵的問題,從而有效提高除塵過濾裝置的除塵效率,優化了除塵效果,降低了除塵成本。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除塵過濾裝置,包括:殼體,所述殼體上設有進氣口和出氣口,所述進氣口設置在所述殼體的下端部,所述出氣口設置在所述殼體的上端部;管板,所述管板上設有至少一個通孔,所述管板設置在所述殼體內部,且位于所述殼體的進氣口和出氣口之間;至少一個過濾元件,所述過濾元件設置在所述殼體內部且位于所述管板的通孔的下方,其上端部固定在所述管板上;進氣管道,所述進氣管道穿過所述殼體的進氣口延伸至所述殼體內,所述進氣管道的出氣口位于所述管板的下方;反吹結構,所述反吹結構設置在所述管板的上方,所述反吹結構的出氣方向朝向所述管板的通孔。
優選地,所述反吹結構包括一個總管道和至少一個子管道,所述子管道固定在所述總管道上且與所述總管道連通,所述子管道的噴吹口朝向所述管板上的通孔,且每個所述子管道上均設有一個閥門。
優選地,每個所述子管道對應一個過濾分區,且每個所述子管道上設有至少一個噴吹口,每個所述噴吹口的下方對應設有至少一個所述過濾元件。
優選地,所述除塵過濾裝置還包括:至少一個防磨損套管,所述防磨損套管套設在所述過濾元件上,且位于所述過濾元件的上端部。
優選地,所述防磨損套管的高度等于或者大于所述進氣管道的上端面與所述管板的下端面之間的距離;和/或;所述防磨損套管的內徑比所述過濾元件的外徑大2~5mm;和/或;所述防磨損套管通過焊接或者法蘭連接固定在所述管板上。
優選地,所述進氣管道的上端部通過一連接件固定在所述管板上。
優選地,所述進氣管道的出氣口正對所述管板的中心;和/或;所述進氣管道的上端面與所述管板的下端面之間的間距為所述進氣管道的直徑的2~3倍。
優選地,所述過濾元件的下端面位于所述殼體的進氣口的上方;或;所述過濾元件的數目為多個,且多個所述過濾元件均布在所述進氣管道的四周。
優選地,所述過濾元件的下端面與所述殼體的進氣口之間的距離為500~1000mm。
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除塵過濾方法,所述除塵過濾方法應用于上述除塵過濾裝置,包括步驟:
S10:使待濾氣體從上到下通過所述過濾元件;
S20:所述過濾元件過濾所述待濾氣體,得到潔凈氣體,并在所述過濾元件的表面形成濾餅;
S30:排出所述潔凈氣體;
S40:向所述過濾元件噴射反吹氣體,且所述反吹氣體的噴射方向為從上到下,所述反吹氣體吹落所述過濾元件表面的濾餅。
本發明的除塵過濾裝置及方法可以實現以下至少一種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藍科石化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藍科石化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4327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空氣過濾混合纖維網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混合氣的灰塵過濾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