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治療便秘的酚酞片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142487.6 | 申請日: | 2016-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82485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18 |
| 發明(設計)人: | 林凡儒;聶昌盛;羅小倩;毛傳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仁和堂藥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6 | 分類號: | A61K36/9066;A61K9/20;A61K31/365;A61P1/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66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治療 便秘 酚酞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治療便秘的酚酞片及其制備工藝。
背景技術
隨著飲食結構的改變以及精神心理因素的干擾,便秘已成為影響現代人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目前臨床關于便秘是病還是癥的概念比較混亂,國際疾病分類中“便秘”是一種病,國內醫學界關于“便秘”是病還是癥的問題上存在多種觀點,缺乏統一認識,以至研究者或臨床醫生無所適從。
便秘是一個疑難而復雜的臨床問題,隨著近年來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與現代醫學的不斷結合,醫學界對便秘的認識有了長足的進步,特別是將放射影像學技術引入便秘的研究后,產生了質的飛躍,確立了便秘病和便秘癥各自具備的基本條件,分述如下:確立便秘病的基本條件:1.具有明確的病位,病位在大腸;2.具有明確的發病機理,基本的病理為結腸傳輸緩慢和出口梗阻;3.具有一組特有的癥狀、體征和實驗室檢查結果,如:便次減少、糞質干結、便意缺失;X線鋇劑造影典型特征“鵝頭征”、“擱架征”、“直腸黏膜內套疊”等其他特征;4.有明確的診斷標準和鑒別方法;5.可提出分型、分類、分期、分度等。確立便秘癥的基本條件有:1.某些無器質性異常的功能性便秘,患者缺乏排便生理常識,從而破壞了正常的排便生理條件反射,如:不按時排便,長期抑制便意;2.有明確的原發疾病伴發的便秘:(1)精神障礙所致便秘,如抑郁癥、精神病、神經性厭食;(2)醫源性的便秘,如可待因、嗎啡、抗抑郁劑、抗膽堿能制劑、鐵劑、制動等。3.非器質性病變引起的便秘,一年內便秘“病程”小于3個月。這些都是癥狀性便秘,易與便秘病相鑒別。綜上所述,具有便秘的癥狀,并可通過影像學及實驗室診斷發現相關腸通道或鄰近器官的器質性異常,經過正規的藥物治療3個月以上無效或療效不佳,或需要長期采用藥物、手法、器械幫助排便的可以診斷為便秘病。而原發疾病明確,常繼發于腸通道外的其他疾病,或由于治療其他疾病的藥物和使用的器械所導致的,通過影像學及實驗室診斷無相關的器質性異常,治愈原發疾病或解除以上因素后便秘可以緩解或消除的,可以診斷為便秘癥。換言之,便秘病的患者一定有便秘癥狀,但不是所有的便秘癥都能診斷為便秘病。便秘癥一旦引起了相關腸通道或鄰近器官的器質性異常,就發展為便秘病。當然便秘病經過有效的治療,復查相關腸通道或鄰近器官未再有器質性的異常,仍存在便秘的,此時的便秘就僅僅是一個癥狀了。
便秘的發病機制:食物經消化吸收后,余下的不能再度吸收的食糜殘渣隨腸蠕動由小腸排至結腸,結腸黏膜再進一步吸收水分及電解質,糞便一般在橫結腸內逐步形成,最后運送達結腸、直腸。直腸黏膜受到糞便充盈擴張的機械性刺激,產生感覺沖動,沖動經盆腔神經、腰骶脊髓傳入大腦皮質,再經傳出神經將沖動傳至直腸,使直腸肌發生收縮,肛門括約肌松弛,緊接著腹肌與膈肌同時收縮使糞便從肛門排出體外。以上即是正常的排便反射過程。如果這一排便反射過程的任何一個環節出現障礙時均可導致便秘。以下因素都是發生便秘的重要原因:1.攝入的食物或水分過少,使腸內的食糜殘渣或糞便的量亦少,不足以刺激結腸的正常蠕動;2.腸道的蠕動減弱或腸道肌肉張力減低;3.腸腔有狹窄或梗阻存在,使正常的腸蠕動受阻,導致糞便不能下排,例如腸梗阻或左半結腸癌。4.排便反射過程中任何環節有障礙或病變時均可發生便秘,例如直腸黏膜機械性刺激的感覺減弱,盆腔神經、腰骶脊髓神經病變,肛門括約肌痙攣、腹肌及膈肌收縮運動減弱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仁和堂藥業有限公司,未經山東仁和堂藥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4248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補腎益肝的泡腳液
- 下一篇:一種止痛消腫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