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基于UKFNN的無線信道場景識別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610141612.1 | 申請日: | 2016-03-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21086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1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太福;姚立忠;黃迪;梁曉東;周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科技學院 |
| 主分類號: | H04B17/391 | 分類號: | H04B17/391;H04B17/30 |
| 代理公司: | 重慶為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50216 | 代理人: | 龍玉洪 |
| 地址: | 401331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ukfnn 無線 信道 場景 識別 方法 | ||
1.一種基于UKFNN的無線信道場景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采集連續(xù)路段的信道數據作為訓練樣本;
S2:將所得的訓練樣本平均分為l段,l=2,3,4,5,…,分別利用無跡卡爾曼濾波神經網絡進行建模,根據建模效果確定分段數目并得到連續(xù)信道數據分段模型;
具體步驟如下:
S21:利用霍特林變換將復數形式的信道數據轉換為實數域數據;
S22:利用主成份分析法對步驟S21轉換后的信道數據進行降維處理;
步驟S22中降維的具體方法為:
S221:特征中心化,即將矩陣B的每一維數據都減去該維的均值,得到矩陣BB,其中,矩陣BB的均值為0;
S222:計算矩陣BB的協(xié)方差矩陣C;
S223:按照特征值大小,選取對應的特征向量,使得矩陣B轉換為主元矩陣t;
S224:確定主元個數k,從而得到新的數據集;
S23:對步驟S21和S22處理后的數據進行歸一化處理,得到新數據Xm×N,其中,m為變量個數,N為樣本數目;
S24:利用無跡卡爾曼濾波神經網絡對信道數據進行建模,得到無線信道模型;
S25:定義歸類準則,并以無跡卡爾曼濾波神經網絡的輸出變量對輸入樣本進行歸類,對信道分段場景進行識別;
S3:利用AP算法對每一段數據進行區(qū)域劃分;
S4:將所得的訓練樣本按照步驟S3所劃分出的區(qū)域進行標記,并利用無跡卡爾曼濾波神經網絡進行區(qū)域特征建模,得到連續(xù)信道數據分區(qū)模型;
S5:將待測數據帶入步驟S2所訓練出的連續(xù)信道數據分段模型,判斷出屬于哪一路段;
S6:將待測數據帶入步驟S4所訓練出的連續(xù)信道數據分區(qū)模型,從而判斷出屬于哪一區(qū)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UKFNN的無線信道場景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1中霍特林變換為:
矩陣A為復數形式的信道數據,尋求正交矩陣Q,使得QφAQT=diag(λ1,λ2,…λn),從而得到經霍特林變換后的實數矩陣B=QA,其中,λiA為矩陣A的特征值,1≤i≤n,φA為矩陣A的協(xié)方差矩陣,φA=E{(A-E(A))(A-E(A))T},E(A)為矩陣A的期望值矩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UKFNN的無線信道場景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24中采用累積貢獻率CPV來確定主元個數k,即:
第i個主元的貢獻率為:
前k個主元的累積貢獻率為:式中,λiC為協(xié)方差矩陣C中第i個特征值,
若CPV(i)大于設定值CL,則前k個主元可替代原始數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UKFNN的無線信道場景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3中歸一化處理的具體方法為:
式中,xi'為歸一化處理之前的輸入變量,xi”為歸一化處理之后的變量,x'min為歸一化處理前輸入變量xi'的最小值,x'max為歸一化處理前輸入變量xi'的最大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科技學院,未經重慶科技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41612.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