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防滑動阻滯軸承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141603.2 | 申請日: | 2016-03-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50121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0 |
| 發明(設計)人: | 閆生輝;陳玉華;席玉珩;李傳圣;賀勤健 | 申請(專利權)人: | 如皋市非標軸承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C33/34 | 分類號: | F16C33/34;F16C33/58;F16C33/60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郝傳鑫 |
| 地址: | 226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滑動 阻滯 軸承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軸承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防滑動阻滯軸承。
背景技術
軸承是當代機械設備中一種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撐機械旋轉體,降低其運動過程中的摩擦系數,并保證其回轉精度,按運動元件摩擦性質的不同,軸承可分為滾動軸承和滑動軸承兩大類。其中滾動軸承已經標準化、系列化,但與滑動軸承相比它的徑向尺寸、振動和噪聲較大,價格也較高,滾動軸承一般由外圈、內圈、滾動體和保持架四部分組成,嚴格的說是由外圈、內圈、滾動體、保持架、密封、潤滑油六大件組成。簡單來說,只要具備外圈、內圈、滾動體就可定義為滾動軸承。按滾動體的形狀,滾動軸承分為球軸承和滾子軸承兩大類,早期的直線運動軸承形式,就是在一排撬板下放置一排木桿。現代直線運動軸承使用的是同一種工作原理,只不過有時用球代替滾子,當前我國軸承行業主要面臨三大突出問題:分別是行業生產集中度低、研發和創新能力低、制造技術水平低,在一定載荷作用下,軸承在出現點蝕前所經歷的轉數或小時數,稱為軸承壽命,而目前市場上的軸承,在使用的過程中,由于受到自身轉速的影響和外界情況的影響,使軸承很容易發生滑脫和阻滯,從而使軸承自身發生抱死,很容易發生安全事故。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滑動阻滯軸承,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防滑動阻滯軸承,包括外圈和內圈,所述內圈設置在外圈頂部開設的第一通槽內,所述內圈的外表面開設有不少于二十個的卡緊槽,在卡緊槽內卡接有滑動軸,且滑動軸的頂端貫穿卡緊槽并裸露在內圈頂部的外部,在滑動軸的裸露端上套接有連接帽,且兩個相鄰的連接帽之間通過連接軸固定連接,所述內圈的外表面還固定安裝有支撐塊,支撐塊遠離內圈的一端滑動連接在外圈內壁的滑槽內。
優選的,所述外圈包括頂圈和底圈,在底圈的頂部焊接有固定軸,固定軸的頂部滑動連接在頂圈底部的滑動槽內。
優選的,所述支撐塊遠離內圈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卡塊,且卡塊遠離內圈的側面上開設有凹槽。
優選的,所述滑槽內對應凹槽的位置設置有與凹槽相適配的凸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防滑動阻滯軸承,通過設置卡緊槽和滑動軸,使內圈滑動更加穩固,設置連接帽和連接軸,使滑動軸之間相互連接,減少了內圈與外圈的脫離,而外圈由頂圈和底圈構成,減少了外界扭矩對外圈的影響,避免外圈因為外力變形,減少了內圈與外圈的脫離,設置支撐塊和滑槽,配合凹槽和卡塊,使內圈和外圈之間連接更加緊密,減少了因為軸承自身轉動,而產生的阻滯和脫離。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內圈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外圈正視圖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支撐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外圈、101頂圈、102底圈、103固定軸、104滑動槽、2內圈、3第一通槽、4卡緊槽、5滑動軸、6連接帽、7連接軸、8支撐塊、9卡塊、10凹槽、11滑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如皋市非標軸承有限公司,未經如皋市非標軸承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4160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