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滾塑游艇的高速發動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141317.6 | 申請日: | 2016-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44753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15 |
| 發明(設計)人: | 李廣年;張兆德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海洋學院 |
| 主分類號: | B63H21/12 | 分類號: | B63H21/12 |
| 代理公司: | 寧波市鄞州甬致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王樹鏞 |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游艇 高速 發動機 | ||
一種用于滾塑游艇的高速發動機,屬于機械技術領域,包括雙頭氣缸、剪叉臂、第一氣缸、第一支座、第二滑塊、第二滑軌、第二電機、下板、支撐架、第一電機、機座、支架、第一滑塊、第一滑軌、控制器、第二絲母、絲杠、支柱、第一絲母、支桿、軸承、筒體、第二支座、第三滑塊、第三滑軌、支板、第二氣缸、第二連桿、魚眼軸承、第一連桿和發動機主體,所述第一滑軌上安裝兩個第一滑塊,第一滑塊上安裝支架,支架上安裝第一絲母,第一絲母安裝在絲杠上;本發明的優點是:高度可調、可旋轉。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滾塑游艇的高速發動機,屬于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發動機是一種能夠把其它形式的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機器,現有技術的發動機都不能調節高度,不適合不同工作環境使用,需要另外加裝升高架,安裝起來很麻煩,且都不具有旋轉功能,當發動機要反向安裝時,必須手動調轉減速器,費時又費力。為了解決上述困難,需要開發一款高度可調、可旋轉的用于滾塑游艇的高速發動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滾塑游艇的高速發動機。
本發明要解決的問題是現有技術的發動機都不能調節高度,也具有旋轉功能的問題。
為實現本發明的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用于滾塑游艇的高速發動機,包括雙頭氣缸、剪叉臂、第一氣缸、第一支座、第二滑塊、第二滑軌、第二電機、下板、支撐架、第一電機、機座、支架、第一滑塊、第一滑軌、控制器、第二絲母、絲杠、支柱、第一絲母、支桿、軸承、筒體、第二支座、第三滑塊、第三滑軌、支板、第二氣缸、第二連桿、魚眼軸承、第一連桿和發動機主體,所述第一滑軌上安裝兩個第一滑塊,第一滑塊上安裝支架,支架上安裝第一絲母,第一絲母安裝在絲杠上,絲杠左右兩側各安裝在支撐架上,支撐架安裝在第一滑軌上,絲杠左端通過聯軸器與第一電機相連,第一電機安裝在機座上,機座安裝在第一滑軌上,第一絲母上安裝下板,下板下安裝支柱,支柱下安裝第二絲母,第二絲母安裝在絲杠上,下板上安裝第二電機,第二電機上安裝筒體,筒體外安裝軸承,軸承左右兩側各安裝支桿,支桿安裝在下板上,筒體上安裝第二滑軌,第二滑軌上安裝兩個第二滑塊,第二滑塊上安裝第一支座,剪叉臂下端左右兩側各安裝在第一支座上,剪叉臂上端左右兩側各安裝在第二支座上,第二支座安裝在第三滑塊下,第三滑塊安裝在第三滑軌上,兩個第三滑塊之間安裝雙頭氣缸,雙頭氣缸安裝在第三滑軌上,第一氣缸安裝在第二滑軌上,第一氣缸的活塞桿與第三滑軌相連,第三滑軌上安裝支板,支板上安裝第二氣缸,第二氣缸的活塞桿安裝在魚眼軸承上,魚眼軸承安裝在發動機主體上,第一連桿通過銷軸安裝發動機主體上,第二連桿通過銷軸安裝在第一連桿下端,第二連桿下端通過銷軸安裝在支板上,控制器安裝在第一滑軌右側,控制器通過導線分別與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相連。
所述第一氣缸內置第一電磁閥,第一電磁閥通過導線與控制器相連。
所述第二氣缸內置第二電磁閥,第二電磁閥通過導線與控制器相連。
所述雙頭氣缸內置第三電磁閥,第三電磁閥通過導線與控制器相連。
本發明的優點是:控制器控制第一電機啟動,使絲杠旋轉,使第一絲母和第二絲母左右移動,使第一滑塊左右移動,使發動機主體左右移動;控制器控制第二電機啟動,使筒體旋轉,使發動機主體旋轉;控制器控制第一氣缸做伸縮運動,使剪叉臂伸展開來,使第二滑塊相互靠近或相互遠離,使發動機主體向上移動;控制器控制雙頭氣缸做伸縮運動,使第三滑塊相互靠攏或相互遠離;控制器控制第二氣缸做伸縮運動,使發動機主體向一側傾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種用于滾塑游艇的高速發動機整體結構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海洋學院,未經浙江海洋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4131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航空器機身框架
- 下一篇:一種新型風光互補供能無人帆船及其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