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胃潰瘍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140701.4 | 申請日: | 2016-03-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17216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01 |
| 發明(設計)人: | 吳申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申龍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4 | 分類號: | A61K36/9064;A61P1/04;A61K35/618;A61K33/2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20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胃潰瘍 中藥 組合 及其 制備 方法 用途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領域,具體是一種治療胃潰瘍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 用途。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生活習慣的不斷改變,越來越豐富的物資基礎, 都使人們的生活規律發生重大改變。而如今社會,胃病已經成為一種高發性疾病, 很多人都覺得沒有什么大問題,其實這種想法是嚴重的錯誤的,胃病如果不及時 的預防和治療是可能導致身體各項疾病的發生,所以我們在胃病期間必須及時的 治療和調理。胃潰瘍就是胃病中常見的一種。胃潰瘍主要指胃黏膜被胃消化液自 身消化而造成的超過粘膜肌層的組織損傷。上腹部疼痛是本病的主要癥狀。多位 于上腹部,也可出現在左上腹部或胸骨、劍突后。常呈隱痛、鈍痛、脹痛、燒灼 樣痛。胃潰瘍的疼痛多在餐后1小時內出現,經1~2小時后逐漸緩解,直至下 餐進食后再復現上述節律。部分患者可無癥狀,或以出血、穿孔等并發癥作為首 發癥狀。目前治療胃潰瘍的治療藥物存在毒副作用大、治療效果不佳的缺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胃潰瘍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 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治療胃潰瘍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當歸6-10 份、梔子8-12份、砂仁3-5份、海螵蛸7-9份、蓽澄茄1-3份、槲寄生9-12 份、黑礬1-2份。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當歸7-9份、梔 子9-11份、砂仁4-5份、海螵蛸7-8份、蓽澄茄2-3份、槲寄生10-11份、黑 礬1-2份。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當歸8份、梔 子10份、砂仁5份、海螵蛸8份、蓽澄茄2份、槲寄生11份、黑礬1份。
所述治療胃潰瘍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步驟如下:
1)稱取砂仁和海螵蛸,清洗,烘干,混合研磨后,放入容器內,加入6-8 倍量的食用酒精,加熱回流提取2-3h,獲得一次提取液和一次殘渣,收集一次 提取液,將一次殘渣再次加入4-5倍量的食用酒精,加熱回流提取1-2h,獲得 二次提取液和二次殘渣,收集二次提取液,將一次提取液和二次提取液合并,過 濾,獲得回流提取液,備用;
2)稱取黑礬,研磨成粉末,備用;
3)稱取當歸、梔子、蓽澄茄和槲寄生,清洗,烘干后,放入容器內,加入 6-8倍量的食用酒精,超聲波提取65-70分鐘,過濾,獲得超聲波提取液,備用;
4)將回流提取液與超聲波提取液合并,并蒸發濃縮為干膏粉;
5)將干膏粉與黑礬粉混合均勻,制成膠囊,即獲得治療胃潰瘍的中藥組合 物。
上述中藥組合物用于制備治療胃潰瘍的藥物。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制備的中藥組合物對胃潰瘍 患者療效顯著,且無毒副作用,總有效率達98%。本發明藥方簡單,采用槲寄生 和黑礬與其他藥物配伍,并采用本發明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有利于增強藥效。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實施例1
一種治療胃潰瘍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當歸6份、 梔子8份、砂仁3份、海螵蛸7份、蓽澄茄1份、槲寄生9份、黑礬1份。
本實施例中所述治療胃潰瘍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步驟如下:
1)稱取砂仁和海螵蛸,清洗,烘干,混合研磨后,放入容器內,加入6倍 量的食用酒精,加熱回流提取2h,獲得一次提取液和一次殘渣,收集一次提取 液,將一次殘渣再次加入4倍量的食用酒精,加熱回流提取1h,獲得二次提取 液和二次殘渣,收集二次提取液,將一次提取液和二次提取液合并,過濾,獲得 回流提取液,備用;
2)稱取黑礬,研磨成粉末,備用;
3)稱取當歸、梔子、蓽澄茄和槲寄生,清洗,烘干后,放入容器內,加入 6倍量的食用酒精,超聲波提取65分鐘,過濾,獲得超聲波提取液,備用;
4)將回流提取液與超聲波提取液合并,并蒸發濃縮為干膏粉;
5)將干膏粉與黑礬粉混合均勻,制成膠囊,即獲得治療胃潰瘍的中藥組合 物。
實施例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申龍,未經吳申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4070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