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便攜式電能計量、防觸電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139694.6 | 申請日: | 2016-03-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52053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28 |
| 發明(設計)人: | 張來剛;張振;張廣武;盧居正;姜曉;李慶豪;楊濤;姚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商河縣供電公司;國家電網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11/02 | 分類號: | G01R11/02;G01R11/04 |
| 代理公司: | 濟南誠智商標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鄭憲常 |
| 地址: | 2516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便攜式 電能 計量 觸電 裝置 | ||
便攜式電能計量、防觸電裝置,包括與變壓器連接的計量箱和與上位機連接的終端箱,所述的計量箱內設置有高壓電壓互感器、低壓電流互感器、智能電表和防觸電模塊,所述的終端箱內設置有計量終端;高壓電壓互感器和低壓電流互感器的一次側分別接變壓器的低壓側,高壓電壓互感器和低壓電流互感器的二次側分別智能電表的進線端,防觸電模塊與智能電表的信號端相連;智能電表的出線端接計量終端,計量終端的信號端與上位機連接;在計量箱外和終端箱外分別設置防水保護罩。本發明降低了采集運維難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保持了計量箱和終端箱所處環境的干燥性,防止因潮濕引起的重大事故,而且增加了計量箱和終端箱的使用壽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能計量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便攜式電能計量、防觸電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電能計量裝置通常采用的是高供低計的計量方式,且計量終端終端和電能表均在同一個計量箱內,目前大多數用戶采用的是10kV線路供電,容易造成其他用戶私自進行低壓掛接,并且加大了采集運維消缺的難度。一般情況下,采集終端通過RS232進行數據通信,由于受到許多自然條件的限制,使得通信的距離或者是質量都會出現問題。由于計量箱和終端箱一直暴漏在自然環境中,受到自然環境的侵蝕比較嚴重,容易出現進水等問題。當需要移動計量箱使用時,容易發生觸電事故。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便攜式電能計量、防觸電裝置。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便攜式電能計量、防觸電裝置,其特征是,包括與變壓器連接的計量箱和與上位機連接的終端箱,所述的計量箱內設置有第一高壓電壓互感器、第二高壓電壓互感器、第一低壓電流互感器、第二低壓電流互感器、智能電表和防觸電模塊,所述的終端箱內設置有計量終端;第一高壓電壓互感器的一次側接變壓器的A相低壓側,第一高壓電壓互感器的二次側接智能電表的A相電壓進線端;第二高壓電壓互感器的一次側接變壓器的C相低壓側,第二高壓電壓互感器的二次側接智能電表的C相電壓進線端;所述的第一低壓電流互感器的一次側接變壓器的A相低壓側,第一低壓電流互感器的二次側接智能電表的A相電流進線端,所述的第二低壓電流互感器的一次側接變壓器的C相低壓 側,第二低壓電流互感器的二次側接智能電表的C相電流進線端,所述的B相電接地;所述的防觸電模塊與智能電表的信號端相連;所述的智能電表的A相電壓出線端、C相電壓出線端、A相電流出線端和C相電流出線端分別接計量終端,計量終端的信號端與上位機連接;在所述的計量箱外和終端箱外分別設置防水保護罩。
進一步地,所述的智能電表為三相三線式智能電表,所述的智能電表與計量終端通過485通信線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的計量終端包括單片機和無線通訊模塊,所述的單片機的I/O輸入端口分別與智能電表的A相電壓出線端、C相電壓出線端、A相電流出線端和C相電流出線端相連,單片機的I/O輸出端口分別通過無線通訊模塊和/或RS232與上位機相連。
進一步地,所述的防水保護罩為箱體結構,所述防水保護罩的正面設置一門,背面設置一活動背板,在所述防水保護罩的下側板的四個角上分別設置有四個支架,在所述防水保護罩的下側板上設置一進出線孔,在所述的進線孔內設置一吸水環,所述吸水環的內置材料為海綿材料;在所述活動背板的四個角上分別中心對稱設置有由梯形凹口和圓柱形阻隔棍組成的背帶固定裝置。
進一步地,所述的防水保護罩為透明鋼化防水保護罩;所述的四個支架為不銹鋼支架,四個支架與防水保護罩通過螺栓連接;所述的吸水環為一圓環狀結構,吸水環上設置有多個通孔,吸水環的側面上設置有一周凹形卡口,用于與進出線孔通過卡槽連接。
進一步地,在所述的活動背板的左右兩個側邊上分別對稱設置一倒“L”形的凸槽,在防水保護罩的后開口的左右兩側分別對稱設置一“L”形的凹槽。
進一步地,所述門的一側與防水保護罩的左側板或右側板通過鉸接連接,所述的活動背板與箱體的左側板和右側板通過卡槽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商河縣供電公司;國家電網公司,未經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商河縣供電公司;國家電網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3969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