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低功耗低成本多兼容三相電器斷路綜合保護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138194.0 | 申請日: | 2016-03-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76611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23 |
| 發明(設計)人: | 鐘興明;胡海洋;鐘金丞;鐘椰 | 申請(專利權)人: | 鐘興明 |
| 主分類號: | H02H7/08 | 分類號: | H02H7/08;H02H7/09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新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35203 | 代理人: | 賴慶梧 |
| 地址: | 364300 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功耗 低成本 兼容 三相 電器 斷路 綜合 保護裝置 | ||
1.一種低功耗低成本多兼容三相電器斷路綜合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交流電源輸入接線柱INN、交流電源輸入接線柱INA、交流電源輸入接線柱INB、交流電源輸入接線柱INC、脫扣開關KA、脫扣開關KB、脫扣開關KC、脫扣線圈LA、脫扣線圈LB、脫扣線圈LC和脫扣線圈LT、脫扣連桿TA、脫扣連桿TB、脫扣連桿TC和脫扣連桿T、漏電感應線圈BO、電流缺相感應線圈LGA、電流缺相感應線圈LGB、電流缺相感應線圈LGC、電流缺相感應開關LGKA、電流缺相感應開關LGKB、電流缺相感應開關LGKC、裝置輸出接線柱OUTN、裝置輸出接線柱OUTA、裝置輸出接線柱OUTB、裝置輸出接線柱OUTC、漏電試驗開關AN、漏電試驗限流電阻RN、正溫系數電阻RA、正溫系數電阻RB、正溫系數電阻RC、電阻R1、電阻R2、電阻R3、電阻R4、電阻R5、電阻R6、電阻R7、電阻R8、電阻R9、電阻R10、電阻R11、電阻R12、電阻R13、電阻R14、電容C1、電容C2、電容C3、電容C4、電容C5、電容C6、電容C7、電容C8、電容C9、電容C10、電容C11、電容C12、電容C13、電容C14、二極管D1、二極管D2、二極管D3、二極管D4、二極管D5、二極管D6、二極管D7、二極管D8、二極管D9、二極管D10、光電耦合電子放大集成塊ICA、光電耦合電子放大集成塊ICB、光電耦合電子放大集成塊ICC、兩觸發管B1、兩觸發管B2、兩觸發管B3、觸發管B4、三觸發管B5、穩壓管W1、穩壓管W2、穩壓管W3、可控硅CR、微型繼電器DJ、場效應管4N90;
交流電源輸入接線柱INN直接通過引線穿過漏電感應線圈BO到裝置輸出接線柱OUTN;交流電源輸入接線柱INA連接脫扣開關KA前端,脫扣開關KA后端連接脫扣線圈LA前端,脫扣線圈LA后端連接導線穿過漏電感應線圈BO到電流缺相感應開關線圈LGA前端,電流缺相感應開關線圈LGA后端連接裝置輸出接線柱OUTA;交流電源輸入接線柱INB連接脫扣開關KB前端,脫扣開關KB后端連接脫扣線圈LB前端,脫扣線圈LB后端連接導線穿過漏電感應線圈BO到電流缺相感應開關線圈LGB前端,電流缺相感應開關線圈LGB后端連接裝置輸出接線柱OUTB;交流電源輸入接線柱INC連接脫扣開關KC前端,脫扣開關KC后端連接脫扣線圈LC前端,脫扣線圈LC后端連接導線穿過漏電感應線圈BO到電流缺相感應開關線圈LGC前端,電流缺相感應開關線圈LGC后端連接裝置輸出接線柱OUTC;電流缺相感應開關LGKA、電流缺相感應開關LGKB、電流缺相感應開關LGKC分別與電容C1、電容C2、電容C3并聯后,任意將電流缺相感應開關LGKA、電流缺相感應開關LGKB、電流缺相感應開關LGKC串聯起來形成兩個端,在這兩端并聯上電流缺相選擇開關XK后,一端連接主板電壓缺相傳感開關輸出端XI,另一端連接主板電源負端BG線上;漏電試驗按鈕AN一端連接裝置輸出接線柱OUTB,漏電試驗按鈕AN另一端連接漏電試驗限流電阻RN一端,漏電試驗限流電阻RN另一端連接于脫扣線圈LC后端;裝置主板三相電源接線點ZA、ZB、ZC分別連接電流缺相感應線圈LGA、LGB、LGC前端,又分別連接正溫系數電阻RA、RB、RC一端,正溫系數電阻RA、RB、RC另一端分別連接二極管D4、D5、D6、D7、D8、D9組成的三相整流橋交流輸入端CA、CB、CC,三相整流橋正電壓輸出端連接電位點BA,其負電壓輸出端連接電位點BG;
相A路電壓缺相感應開關原邊從交流點CA開始連接二極管D1的正端,二極管D1的負端連接電阻R1一端,電阻R1另一端連接電容C7一端,電容C7另一端與電阻R4另一端并聯與交流點CB連接,電阻R4一端與串接之兩觸發管B1的另一端連接,串接之兩觸發管B1的一端與光電耦合電子放大集成塊ICA原邊之發光二極管的負端連接,光電耦合電子放大集成塊ICA原邊之發光二極管的正端連接電阻R1另一端,并與電容C7一端相連接;
相B路電壓缺相感應開關原邊從交流點CB開始連接二極管D2的正端,二極管D2的負端連接電阻R2一端,電阻R2另一端連接電容C8一端,電容C8另一端與電阻R5另一端并聯與交流點CC連接,電阻R5一端與串接之兩觸發管B2的另一端連接,串接之兩觸發管B2的一端與光電耦合電子放大集成塊ICB原邊之發光二極管的負端連接,光電耦合電子放大集成塊ICB原邊之發光二極管的正端連接電阻R2另一端,并與電容C8一端相連接;
相C路電壓缺相感應開關原邊從交流點CC開始連接二極管D3的正端,二極管D3的負端連接電阻R3一端,電阻R3另一端連接電容C9一端,電容C9另一端與電阻R6另一端并聯與交流點CA連接,電阻R6一端與串接之兩觸發管B3的另一端連接,串接之兩觸發管B3的一端與光電耦合電子放大集成塊ICC原邊之發光二極管的負端連接,光電耦合電子放大集成塊ICC原邊之發光二極管的正端連接電阻R3另一端,并與電容C9一端相連接;
相A、相B、相C三個對稱電壓缺相感應開關原邊相互環形串聯,開始點分別與交流電壓點CA、CB、CC連接,形成了三相電壓缺相感應開關原邊回路;將光電耦合電子放大集成塊ICA的副邊集電極和發射極、光電耦合電子放大集成塊ICB的副邊集電極和發射極、光電耦合電子放大集成塊ICC的副邊集電極和發射極分別并聯上電容C4、電容C5、電容C6并依次順應電流方向連接成閉合環形回路,在三個匯合點中任意斷開一個匯合點,形成了一個集電極輸入端和另一個發射極輸出端,集電極輸入端連接穩壓管W1的負端,發射極輸出端XI連接電流缺相傳感開關LGKA一端,脫扣線圈LT一端連接二極管D10的陰極、主板電源正極BA、三個串接之觸發管B5的一端,脫扣線圈LT另一端連接二極管D10的陽極、電阻R7的一端、場效應管4N90的漏極,電阻R7的另一端連接觸發管B4的一端、可控硅CR的陽極、繼電器DJ之常開觸點DJK的一端、電容C10的一端、電阻R8的一端、穩壓管W1的電源端,電容C10的另一端和電阻R8的另一端連接電源BG線上,繼電器DJ之常開觸點DJK的另一端連接觸發信號匯合點BH上,繼電器DJ線圈兩端連接主板外來控制信號輸入接線點JI、JO,觸發管B4的另一端、電阻R9的另一端、可控硅CR的陰極、電阻R14的另一端、電容C14的另一端與電阻R10的一端匯合于觸發信號匯合點BH上;電阻R9的一端連接三個串接在一起的觸發管B5的另一端,電容C14的一端連接電阻R13的另一端和可控硅CR的控制極,電阻R13的一端連接電阻R12的另一端和電容C13的一端,電阻R12的一端連接穩壓管W3的陰極、電容C12一端和漏電感應線圈B0接入點RI,穩壓管W3的陽極與電阻R14的一端與電容C12、電容C13另一端匯合于漏電感應線圈接入點RG,電阻R10另一端連接場效應管4N90的柵極、穩壓管W2的陰極、電容C11的一端和電阻R11的一端,場效應管4N90的源極、穩壓管W2的陽極、電容C11的另一端和電阻R11的另一端匯合于電源BG線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鐘興明,未經鐘興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3819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