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包裝袋用超薄型PE膜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137391.0 | 申請日: | 2016-03-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42291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04 |
| 發明(設計)人: | 陳寶宏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市新姿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23/06 | 分類號: | C08L23/06;C08L23/08;C08K5/20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韓奎勇 |
| 地址: | 301500 ***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裝袋 超薄型 pe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塑料薄膜技術領域,涉及的是一種包裝袋用超薄型PE膜。
背景技術
包裝袋是一種多層復合結構,隨著包裝袋應用的不同,體積的不同,多層結構也會隨之 發生變化,塑料膜是多層復合結構中的一層,同時,塑料膜還可單獨使用,廣泛應用于包裝 領域,目前,薄型塑料膜的應用非常廣泛,主要應用于食品包裝袋的內外膜,塑料膜的生產 工藝主要包括有:原料稱重、各種原料的計量攪拌、投料、熔融擠出、薄膜定型與冷卻、牽 引、分切和卷取。但在薄型塑料膜的生產中還存在很多問題,影響產品的成型及質量,1,薄 型塑料膜加工困難,熔體破裂嚴重,產生的線性紋很難消除,2,由于薄膜溫度高,因此牽引 裝置必須加裝冷卻輥才能正常生產,3,生產出來的薄膜透明度差,上述問題不但需要生產工 藝的改進,更重要的是原料的選取及配比。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出一種包裝袋用超薄型PE膜。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取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包裝袋用超薄型PE膜,包括按質量分數比構成的如下組份:
而且,在上述的組份中進一步包含有按質量分數加入的抗氧劑0.2份-0.8份。
而且,所述爽滑劑是油酸酰胺類爽滑劑或芥酸酰胺類爽滑劑中的一種。
而且,爽滑劑的具體型號為:ESQ-4;抗氧劑的具體型號為:501。
本發明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
1、本發明消除了產品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線性紋;
2、本發明的原料配比使得在生產中牽引裝置不需要冷卻輥既能生產;
3、本發明原料配比生產出的超薄型PE膜具有更好的抗老化性能,薄膜的保質期比目前 的產品延長6-8個月;
4、本發明生產出的超薄型PE膜具有更好的熱封性能,拉伸強度高于國標20%,跌落試 驗強于目前產品。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對本發明實施做進一步詳述,以下實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 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一種包裝袋用超薄型PE膜,包括按質量分數比構成的如下組分:
其中,爽滑劑為油酸酰胺,芥酸酰胺中的一種;具體型號為:ESQ-4;
在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中,在上述組分中進一步添加有0.2份-0.8份的抗氧劑,抗氧劑的具 體型號可選擇為:501:
將上述按質量分數比構成的組分按照工藝過程:原料稱重、各種原料的計量攪拌、投料、 熔融擠出、薄膜定型與冷卻、牽引、分切和卷取,即可生產出超薄型PE膜。
實例一
一種包裝袋用超薄型PE膜,包括按質量分數比構成的如下組分:
將上述按質量分數比構成的組分按照工藝過程:原料稱重、各種原料的計量攪拌、投料、 熔融擠出、薄膜定型與冷卻、牽引、分切和卷取,即可生產出超薄型PE膜,經實驗表明, 該超薄型PE膜在厚度只有目前塑料膜厚度的80%時仍能保持相同的理化指標,同時具有更 好的透明性,沒有線性紋。
實例二
一種包裝袋用超薄型PE膜,包括按質量分數比構成的如下組分:
將上述按質量分數比構成的組分按照工藝過程:原料稱重、各種原料的計量攪拌、投料、 熔融擠出、薄膜定型與冷卻、牽引、分切和卷取,即可生產出超薄型PE膜。經實驗表明, 該超薄型PE膜在厚度只有目前塑料膜厚度的80%時同樣能夠保持相同的理化指標,同時具 有更好的透明性,沒有線性紋。
實例三
一種包裝袋用超薄型PE膜,包括按質量分數比構成的如下組分:
將上述按質量分數比構成的組分按照工藝過程:原料稱重、各種原料的計量攪拌、投料、 熔融擠出、薄膜定型與冷卻、牽引、分切和卷取,即可生產出超薄型PE膜。經實驗表明, 該超薄型PE膜在厚度只有目前塑料膜厚度的80%時同樣能夠保持相同的理化指標,同時具 有更好的透明性,沒有線性紋,滿足跌落試驗,拉伸強度高于國標20%,薄膜的保質期比目 前的產品延長6-8個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市新姿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天津市新姿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3739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