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聚砜透析膜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137244.3 | 申請日: | 2016-03-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74983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19 |
| 發明(設計)人: | 陳向榮;萬印華;吉明波;羅建泉;杭曉風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01D71/68 | 分類號: | B01D71/68;B01D69/02;B01D6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鞏克棟,侯瀟瀟 |
| 地址: | 100190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透析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1.一種聚砜透析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砜透析膜為在聚多巴胺表面改性的聚砜膜上連接有生物活性分子,所述生物活性分子為人血清白蛋白、牛血清白蛋白、納豆激酶、蚓激酶、凝血調節蛋白或水蛭素中的任意一種或至少兩種的組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砜透析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多巴胺經自聚反應在聚砜基膜表面形成聚多巴胺,得到聚多巴胺改性聚砜膜;
(2)使生物活性分子與聚多巴胺發生反應,從而將生物活性分子連接在聚砜膜上,對聚砜膜進行后處理得到所述聚砜透析膜。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所述多巴胺經自聚反應在聚砜膜表面形成聚多巴胺的方法為:聚砜膜浸于多巴胺溶液中進行反應,而后取出,清洗,得到聚多巴胺改性聚砜膜。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巴胺溶液為多巴胺的Tris緩沖溶液;
優選地,所述多巴胺溶液的濃度為0.5-4mg/mL;
優選地,所述多巴胺溶液的pH值為8-9。
5.根據權利要求2-4中任一項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聚反應的溫度為25-30℃;
優選地,所述自聚反應的時間為0.5-12小時。
6.根據權利要求2-5中任一項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所述聚砜基膜為平片膜或中空纖維膜;
優選地,步驟(1)所述聚砜基膜的截留分子量為50000-200000。
7.根據權利要求2-6中任一項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所述生物活性分子與聚多巴胺發生michael加成反應;
優選地,步驟(2)所述使生物活性分子與聚多巴胺發生反應的方法為:利用聚多巴胺改性聚砜膜死端過濾生物活性分子溶液,在此過濾過程中,蛋白質上的氨基與聚多巴胺上的兒茶酚發生michael加成反應,從而將生物活性分子連接在聚砜膜上;
優選地,所述生物活性分子溶液為生物活性分子的PBS緩沖液;
優選地,所述生物活性分子溶液的濃度為0.5-3mg/mL;
優選地,所述死端過濾的時間為0.5-3小時。
8.根據權利要求2-7中任一項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處理為:用PBS緩沖液清洗聚砜膜,再用去離子水清洗,然后用蔗糖溶液清洗聚砜膜表面,而后將所得聚砜膜干燥;
優選地,用PBS緩沖液清洗聚砜膜的時間為5-60min;
優選地,所述干燥為常溫常壓或常溫真空干燥;
優選地,所述干燥的時間為12-24小時。
9.根據權利要求2-8中任一項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聚砜膜浸于pH值為8-9、濃度為0.5-4mg/mL的多巴胺的Tris緩沖溶液中,多巴胺經自聚反應在聚砜膜表面形成聚多巴胺,所述自聚反應的溫度為25-30℃,時間為0.5-12小時,得到聚多巴胺改性聚砜膜;
(2)用步驟(1)所得的聚多巴胺改性聚砜膜死端過濾濃度為0.5-3mg/mL的蛋白質緩沖溶液0.5-3小時,使生物活性分子與聚多巴胺發生michael加成反應,從而將生物活性分子連接在聚砜膜上,用PBS緩沖液清洗聚砜膜,再用去 離子水清洗,然后用蔗糖溶液清洗聚砜膜表面,而后干燥,得到所述聚砜透析膜。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砜透析膜在樣品分離中的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37244.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