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自動需求響應裝置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134252.2 | 申請日: | 2016-03-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81251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19 |
| 發明(設計)人: | 饒少黎 | 申請(專利權)人: | 朗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3/00 | 分類號: | H02J3/00;H02J13/00;G06Q10/06;G06Q50/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4131 江蘇省無錫市無錫***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動 需求 響應 裝置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力應用領域,尤其是關于一種自動需求響應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當今社會電力需求迅猛增長,能源危機和供需矛盾日益嚴峻,我國大部分地區出現區域性、季節性、時段性、結構性的缺電和峰谷差擴大現象,現有的主要解決方式有兩種,有序用電和需求響應。
其中有序用電為當前使用的主要解決手段,是指通過法律、行政、經濟、技術等手段,加強用電管理,改變用戶用電方式,采取錯峰、避峰、輪休、讓電、負控限電等一系列措施,避免無計劃拉閘限電,規范用電秩序,將季節性、時段性電力供需矛盾給社會和企業帶來的不利影響降至最低程度,但其強制性的執行方式并未考慮用戶的實際需求和狀況,欠缺合理性和有效性。
需求響應(Demand Response,簡稱DR)即電力需求響應的簡稱,是指當電力批發市場價格升高或系統可靠性受威脅時,電力用戶接收到供電方發出的誘導性減少負荷的直接補償通知或者電力價格上升信號后,改變其固有的習慣用電模式,達到減少或者推移某時段的用電負荷而響應電力供應,從而保障電網穩定,并抑制電價上升的短期行為。
然而傳統的需求響應存在明顯的缺陷,從一方面來說,傳統的需求響應主要依賴于人工信號傳輸和人工響應,需要調度部門通過電話、短信或公告將需求響應信號告知用戶側,用戶側的管理人員或操作人員通過手動關停設備或調整設備運行時間、功率來進行響應,該種方式響應的時效性和可靠性得不到保障;從另一方面來說,傳統的需求響應用戶側的電能消耗信息不能及時傳輸至需求響應控制中心,電網公司或操作人員無法根據用戶響應行為及時調整需求響應觸發信號,需求響應靈活性和效率不高。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動需求響應裝置及方法,基于優先級、廣度(覆蓋面)、深度(時長)、價格等因素的響應模型,根據工業、商業、居民等識別用電優先級和用途,結合需求側響應頻率,通過接收響應時間、電價、政策等基于價格或激勵的信息,自動制定需求響應處理策略進行削峰填谷。
本發明提供一種自動需求響應系統,包括至少一安裝在用戶側的智能電表、安裝在電網公司側的量測數據管理系統以及連接所述智能電表和所述量測數據管理系統的通信網絡,其中所述智能電表接收并執行來自需求響應控制中心的需求響應信息,并將執行所述需求響應信息對應的響應策略后的負荷數據信息通過所述通信網絡反饋給所述量測數據管理系統。
在一變化實施例中,所述需求響應控制中心與所述智能電表相連,所述智能電表接收來自所述需求響應控制中心的需求響應信息,根據所述需求響應信息執行相應的響應策略,并發送所述響應策略至所述需求響應控制中心。
在一變化實施例中,所述智能電表包含接收單元、控制單元和信息反饋單元,其中,所述接收單元接收所述需求響應控制中心發出的所述需求響應信息,并傳送至所述控制單元,所述控制單元根據所述需求響應信息執行相應的所述響應策略,所述信息反饋單元反饋所述響應策略至所述需求響應控制中心,并反饋執行所述響應策略的負荷數據信息至所述量測數據管理系統。
在一變化實施例中,所述至少一智能電表之間相互連接構成群體網絡,但相互之間不通信。
在一變化實施例中,所述通信網絡基于通信兩端認可的協議和標準建立通信通道,在所述量測數據管理系統中建立采集主站,在所述智能電表中安裝智能芯片,通過所述采集主站利用通信通道發送信號并得到所述智能芯片的信息反饋完成兩端的通信連接。
此外,本發明還提供一種自動需求響應方法,包含步驟:智能電表接收來自需求響應控制中心的需求響應信息,并根據所述需求響應信息執行相應的響應策略;所述智能電表發送所述響應策略至所述需求響應控制中心;所述智能電表反饋執行所述響應策略后的負荷數據信息至量測數據管理系統;所述量測數據管理系統對所述負荷數據信息進行統計分析。
由此可見,本發明通過構建用戶側和電力公司側的雙向通信連接,用戶側可及時獲取需求響應信息,并做出反映,電力公司可及時獲取用戶側的響應結果,對其進行統計和分析,用于對需求響應信息的調整和優化,從而可不斷優化電力曲線,減低峰谷差,同時也可避免負荷反彈引起的另一個高峰。此外,安裝在用戶側的智能電表,可基于預先設定的響應策略自動對需求響應信號做出反映,執行相應的響應策略,無需人工操作,不僅可及時對需求響應做出反映,還節省了人工成本,避免了由人工操作引起的延遲和可能的誤差。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所提供的自動需求響應系統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朗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朗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3425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動汽車及其低壓供電裝置
- 下一篇:供電控制裝置、供電系統、負載和基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