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梨小食心蟲的人工飼養(yǎng)裝置及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610133145.8 | 申請日: | 2016-03-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46440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30 |
| 發(fā)明(設計)人: | 庾琴;范仁俊;張潤祥;封云濤;高越;牛國飛;郭貴明;陸俊嬌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K67/033 | 分類號: | A01K67/033;A23K10/30;A23K50/90 |
| 代理公司: | 太原華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14108 | 代理人: | 李毅 |
| 地址: | 030031 山***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梨小食心蟲 人工 飼養(yǎng) 裝置 方法 | ||
1.一種食心蟲的人工飼養(yǎng)裝置,包括容器主體、容器蓋、布套和活動板,所述的容器主體為高150-200 mm的圓形容器,底部直徑150-300mm,容器底部每平方厘米均勻設有0.5-1個小孔,孔的直徑為3-4 mm,容器底部的周邊設有底座,在底座上分別設有3-4個凹口和卡口;所述的容器蓋與容器主體卡口連接,容器蓋上均勻設有若干直徑為10-20 mm的透氣孔;所述的布套形狀同容器主體,布套直徑等于容器主體內徑,布套高度170-220mm,布套底部設有與小孔對應的直徑為5-7 mm的布套孔;所述的活動板的直徑等于底座的內徑,活動板的厚度等于卡口的間隙,在活動板外緣與凹口和卡口對稱設有3-4個凸塊。
2.采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食心蟲的人工飼養(yǎng)裝置飼養(yǎng)梨小食心蟲的人工飼養(yǎng)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準備飼養(yǎng)環(huán)境設備 可調節(jié)溫濕度的培養(yǎng)箱或空間用于接卵后至蛹期的飼養(yǎng),人工智能培養(yǎng)箱用于羽化后成蟲的飼養(yǎng);
(2)準備人工飼養(yǎng)裝置;
(3)準備飼養(yǎng)食源 飼養(yǎng)食源為果實直徑3-5厘米蘋果或油桃的幼果;
(4)接卵前準備 首先將(1)準備的飼養(yǎng)環(huán)境設備、(2)準備的人工飼養(yǎng)裝置用紫外燈或高錳酸鉀溶液消毒,將活動板和布套安裝于容器主體上,其次將(3)準備的果實清洗晾干后在容器中擺放2-3層;
(5)接卵 將產卵后3-4天、50%以上卵變黑的卵紙覆蓋在各個果實上,直徑4厘米以下的果實平均接種5-7個卵,直徑4-4.5厘米的果實平均接種7-10個卵,直徑大于4.5厘米的果實平均接種11-15個卵;
(6)羽化前飼養(yǎng)作業(yè) 在卵孵化期控制溫度為25℃、相對濕度為70%-80%,接卵4-5天后待幼蟲全部蛀果后至化蛹期,控制溫度為25℃、相對濕度為50%-60%;幼蟲長至3齡以上時,會排出大量糞便,將飼養(yǎng)容器底部的活動板拆下,間隔一兩天輕搖飼養(yǎng)容器,使昆蟲糞便從容器底部的小孔中漏下;
(7)羽化產卵 當幼蟲全部化蛹后,從飼養(yǎng)容器中取出布套,剝取蛹,轉移于人工智能培養(yǎng)箱中,于25℃、相對濕度50-60%、光周期15:9(L:D)、光照強度3000-4000Lux飼養(yǎng)條件下羽化產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未經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33145.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