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頭痛的中藥復方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132479.3 | 申請日: | 2016-03-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08975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9 |
| 發明(設計)人: | 左俊嶺 | 申請(專利權)人: | 左俊嶺 |
| 主分類號: | A61K36/85 | 分類號: | A61K36/85;A61K36/8988;A61P25/00;A61K35/648;A61K35/6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國昊天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劉戈 |
| 地址: | 510405 廣東省廣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頭痛 中藥 復方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藥物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治療頭痛的中藥復方。
背景技術
因生活模式改變所致個體的精神與生活壓力的不斷增加,頑固性頭痛 (屬于神經性及血管性類型)發生者呈逐漸增多趨勢。西藥僅能以鎮痛、消 炎、鎮靜,或調節神經抗抑郁藥做對癥處理,遠期效果很不理想。中藥復方 治療本病具有肯定療效及長期控制的優勢,合理開發本類制劑具有良好的社 會效益與較大的經濟效益。
頭痛是臨床常見癥狀之一,古代又分為“偏頭痛”、“雷頭風”、“真 頭痛”、“大頭痛”、“眉棱骨痛”等。頭痛病因分外感、內傷兩大類,對 外感頭痛,凡風寒、風熱、風濕之邪外襲,上擾清竅,均可致頭痛。如清代 醫家在鄭欽安《醫法圓通》云:“頭痛一證,有從外而入者……從外而入者, 風、寒、署、濕、燥、火六客之邪干之也。干于三陽,俱以表稱”。內傷方 面,如肝郁氣滯、肝陽上亢、氣虛、血虛、陽虛,下虛上實,腦髓失榮,或 瘀血阻滯、痰濁內阻,致經氣上逆,均可引起頭痛。如清代醫家家秦景明在 《癥因脈治》中提到:“或元氣虛寒,遇勞即發;或血分不足,陰分攻沖; 或積熱不得外泄;或積痰留飲;或食滯中焦;或七情惱怒,肝膽火郁,皆能 上沖頭角,而成內傷頭痛之癥也。”在治療上,應根據具體情況辨證論治。 外感頭痛實證居多,主張疏風、散寒、化濕、清熱;對內傷頭痛則主以益氣 補血、補陰潛陽、活血化瘀、通絡化痰。但對長期頑固性頭痛,多為多種病 因混雜,內外合病,單一治法往往效果欠佳,治療上需兼顧整體,內外合治, 方有良效。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所要解決現有技術對長期頑固性頭痛,治療方法單一, 效果欠佳的技術問題,提供了一種治療頭痛的中藥復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頭痛的中藥復方,包括 元胡、白芷、牛大力、川芎、蔓荊子、藁本、川牛膝、葛根、黃芩、細辛和 甘草。
進一步的,包括元胡2~200重量份,白芷1~100重量份,牛大力2~ 200重量份,川芎3~200重量份,蔓荊子1~100重量份,藁本1~100重量 份,川牛膝1~50重量份,葛根3~200重量份,黃芩1~100重量份,細辛 1~50重量份和甘草1~50重量份。
進一步的,包括元胡2~100重量份,白芷1~50重量份,牛大力2~100 重量份,川芎3~100重量份,蔓荊子1~50重量份,藁本1~50重量份, 川牛膝1~25重量份,葛根3~100重量份,黃芩1~50重量份,細辛1~25 重量份和甘草1~25重量份。
優選的,包括元胡4重量份,白芷2重量份,牛大力3重量份,川芎6 重量份,蔓荊子2重量份,藁本2重量份,川牛膝2重量份,葛根4重量份, 黃芩2重量份,細辛1重量份和甘草1重量份。
進一步的,如患者陰虛,還包括生地1~50重量份和野木瓜1~50重量 份。
進一步的,如患者郁熱化痰,還包括梔子1~50重量份和黃連1~25重 量份。
進一步的,如患者腦絡痰阻,還包括蜈蚣1~25重量份和全蝎1~25重 量份。
進一步的,如患者肝陽上亢,還包括天麻1~50重量份和石決明3~100 重量份。
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治療頭痛的中藥復方制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 驟:
1)將元胡、白芷、牛大力、川芎、蔓荊子、藁本、川牛膝、葛根、黃 芩、細辛和甘草分別進行預處理后,備用;
2)將預處理的上述藥材合并,加水煎煮1~3次,每次1~2小時,合 并煎液,濾過,合并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在65℃時為1.05~1.15的浸膏;
3)將步驟2)得到的所述浸膏加入輔料制成液體制劑;或將步驟2)得 到的所述浸膏干燥得干膏粉,再將干膏粉加入輔料制成固體制劑。
進一步的,步驟1)中所述預處理方法為40~60℃,干燥4~6小時。
進一步的,步驟2)中所述的加水煎煮方法為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加 8倍量的水煎煮1.5小時,第二次加4倍量的水煎煮1小時,第三次加4倍 量的水煎煮1小時。
進一步的,步驟3)中所述的干燥方法為噴霧干燥。
進一步的,步驟3)中所述的浸膏或干膏粉與輔料的質量比為100:2~25。
優選的,步驟3)中所述的浸膏或干膏粉與輔料的質量比為100:4~2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左俊嶺,未經左俊嶺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3247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保健藥物
- 下一篇:保溫杯、保溫杯手柄及保溫杯手柄連接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