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肝炎后肝硬化門脈高壓的中藥組合物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132329.2 | 申請日: | 2016-03-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880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2 |
| 發明(設計)人: | 鄧鑫 | 申請(專利權)人: | 鄧鑫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6 | 分類號: | A61K36/9066;A61P1/16;A61P9/12;A61K35/6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但玉梅 |
| 地址: | 530011 廣西壯***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肝炎 肝硬化 高壓 中藥 組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藥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治療肝炎后肝硬化門脈高壓的中藥組合物。
【技術背景】
在我國,肝硬化以肝炎病毒性肝硬化多見,主要因慢性炎癥產生炎性細胞因子,肝細胞缺 血缺氧以及肝細胞再生,反復不斷的損傷修復導致肝纖維化和假小葉形成而形成。肝硬化早期 肝臟功能良好,可無明顯臨床癥狀。肝硬化晚期可出現門靜脈壓力升高,該癥屬于肝竇和竇后 型,原因主要有:a、肝內增生的纖維束和再生的肝細胞結節擠壓肝小葉內的肝竇,使其變窄 或閉塞,導致門靜脈血流受阻;b、肝內假小葉壓迫小葉下靜脈,使肝竇內血液流出受阻,進 而影響門靜脈血流入肝竇;c、肝小葉間匯管區的肝動脈小分支與門靜脈小分支之間的動靜脈 交通支開放,使壓力高的肝動脈血流入門靜脈內。肝硬化門脈高壓可導致門脈高壓性胃病及 消化道出血等嚴重并發癥,嚴重威脅著人類健康。目前對肝硬化門脈高壓癥除行外科手術和介 入治療外,還可以通過內科治療以降低門靜脈系統血流及降低肝內和側枝血管阻力,達到降低 門靜脈壓力,減少并發癥的目的。目前臨床所用藥物大多數是通過減少心臟輸出量,收縮內臟 血管,減少門靜脈的血流量,如β-受體阻滯劑、硝酸酯類藥物、生長抑素及其類似物和特利加 壓素等,這些藥物雖然在一定范圍內能起到較好的療效,但長時間應用可使肝臟血流量降低 而加重肝臟損害,并對全身血流產生不良影響,故西藥在降低門靜脈壓力方面的運用受到一定 的限制,故迫切需要尋求一種治療肝炎后肝硬化門脈高壓臨床療效確切且副作用小的藥物。
【發明內容】
針對以上提出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治療肝炎后肝硬化門脈高壓的中藥組合物,該 中藥組合物用于治療肝炎后肝硬化門脈高壓具有效果顯著、無毒副作用、安全可靠的特點。
根據肝炎后肝硬化門脈高壓的發病原因、病機及臨床表現,可將該病歸屬于“脅痛”、 “積聚”、“痞塊”、“鼓脹”范疇,其早期屬于中醫“脅痛”、“痞塊”、“積聚”的范 疇,晚期多屬于“鼓脹”的范疇。而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并結合中醫基礎理論,認為本病是因 外感濕熱疫毒之邪,深伏體內,日久影響機體氣血運行,聚濕生痰,形成疲濕、癖血等病理 產物,痰濕、疲血又可作為病理基礎及致病因素,進一步加重肝臟損害,致使肝氣郁結,脾 失健運,形成肝郁脾虛,疲濕阻滯證。
為了實現上述的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治療肝炎后肝硬化門脈高壓的中藥組合物,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燈盞花9-15 份、追風草6-12份、牛抄藤10-15份、山楂葉3-10份、藏紅花1-3份、元胡5-9份、川芎 3-10份、青風藤9-15份、蛤殼10-15份、白術3-15份、黨參6-15份、紫蘇梗5-10份、橘 葉6-15份、郁金3-10份、枳殼3-9份、當歸6-12份、白芍5-10份。
進一步地,所述中藥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燈盞花11-13份、追風草8-10份、 牛抄藤12-14份、山楂葉4-8份、藏紅花2-3份、元胡6-8份、川芎4-8份、青風藤11-13 份、蛤殼12-14份、白術7-11份、黨參8-12份、紫蘇梗7-9份、橘葉8-12份、郁金5-9份、 枳殼5-7份、當歸8-10份、白芍7-9份。
進一步地,所述中藥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燈盞花12份、追風草9份、牛抄藤 13份、山楂葉7份、藏紅花2份、元胡7份、川芎6份、青風藤12份、蛤殼13份、白術9 份、黨參10份、紫蘇梗8份、橘葉10份、郁金7份、枳殼6份、當歸9份、白芍8份。
進一步地,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為:按照上述重量份撿取所述原料,洗凈晾干后, 混合放入砂鍋中,加入原料總重量5-8倍的的水浸泡40-60min,武火煮沸后轉文火煎煮 20-40min,而后過濾,濾液保留,濾渣則采用相同方法繼續煎煮2次,最后合并3次煎煮所得 濾液,即得所述中藥組合物。
進一步地,所述中藥組合物可應用于治療肝炎后肝硬化門脈高壓的藥物的制備中,可將 其與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按照常規的中藥制劑方法制備成任何一種常用的口服制劑。
進一步地,所述中藥制劑為顆粒劑、散劑、膠囊劑、片劑、丸劑或口服液。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有效藥量為1-2g的中藥制劑,每日服用3次,早、中、晚飯后半小 時溫服,一個月為一個療程,服藥期間停服其他藥物,并忌食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
本發明所采用的中藥詳細情況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鄧鑫,未經鄧鑫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3232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治療泌尿系結石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用于治療嗜睡癥的藥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