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改性燃油添加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131992.0 | 申請日: | 2016-03-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33705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06 |
| 發明(設計)人: | 李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杰 |
| 主分類號: | C10L1/10 | 分類號: | C10L1/10;C10L1/12;C10L1/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改性 燃油添加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燃油添加劑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改性燃油添加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汽車排放的尾氣,除燃燒產物二氧化碳、水蒸氣為無害成分外,其余均為有害成分。汽車發動機排放的尾氣中的一部分毒性物質,是由于染料不完全燃燒或燃氣溫度較低而導致的,如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另一部分有毒物質,是由于燃燒室內的高溫、高壓環境而產生的氮氧化合物;此外還有燃料及添加劑本身燃燒所產生的二氧化硫和鉛化合物等物質。
這些物質中,一氧化碳與人體血液中的血紅素結合,阻礙血液吸收氧氣和輸送氧氣而中毒死亡,被稱為汽車尾氣第一排氣公害。
氮氧化合物中的一氧化氮與血液中的血紅素的結合能力比一氧化碳還強,容易使人們中毒而死亡,還能與氧氣反應產生二氧化氮。而二氧化氮是一種褐色有毒氣體,有特殊刺激臭味,損害人的眼睛和肺部,是汽車尾氣排放的第二公害。
碳氫化合物在太陽光紫外線作用下,會與一氧化氮起光化反應生成臭氧、醛等煙霧狀物質,刺激人們的喉、眼、鼻等黏膜。它還嚴重影響農作物的生長,迫使農業減產,同時還具有致癌作用,它是汽車尾氣排放的第三公害。
二氧化硫是產生酸雨的主要原因,鉛化合物是導致土壤重金屬污染的直接原因,而碳煙能粘附二氧化硫等有毒物質,對人體呼吸道極為有害。
目前,汽車尾氣的凈化處理技術主要有:改變汽車使用的能源、改變汽車燃燒系統結構、使用車用選擇性催化還原排氣后處理系統、使用高壓脈沖電暈放電技術凈化汽車尾氣、采用汽車尾氣催化劑等。其中,改變汽車使用的能源的方法主要是尋找替代能源,如甲醇、天然氣等,但是目前新能源在汽車中的應用還未得到普及,且制動效果不能與燃油媲美。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是:
為了獲得一種能夠降低燃油燃燒后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及碳氫化合物的排放量,且對環境不產生二次污染的燃油添加劑,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改性燃油添加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技術方案:
一種改性燃油添加劑的制備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第1步、載體制備:按重量份計,將聚乙烯19~36份、氧化鋁6~22份、二氧化硅4~14份和碳酸鈣2~11份置于高溫馬弗爐中,在850℃~1200℃燒結35~50分鐘,降溫至30℃~45℃后研磨上述原料,粉末粒徑為300~500目;
第2步、添加劑前體制備:按重量份計,將石墨6~19份、二硫化鉬5~17份、聚四氟乙烯3~11份、濃硝酸12~35份加入反應釜中,攪拌反應15~28分鐘;向其中滴加質量濃度為18%~36%的碳酸鈉溶液22~43份,反應結束后高速離心分離,用去離子水洗滌獲得添加劑前體;
第3步、添加劑前體改性:按重量份計,向添加劑前體中添加氧化鑭和氧化鉍粉末,其中氧化鑭6~22份、氧化鉍2~11份,攪拌均勻后置于真空干燥機中,在壓力為-0.8MPa~-0.3MPa,溫度為80℃~110℃條件下烘干;
第4步、將改性后的添加劑與載體混合,置于高壓反應釜中,在溫度為750℃~1200℃、壓力為1.5MPa~3.7MPa條件下,攪拌反應22~40分鐘,制得改性燃油添加劑。
優選的,第1步、載體制備:按重量份計,將聚乙烯28份、氧化鋁17份、二氧化硅11份和碳酸鈣8份置于高溫馬弗爐中,在1050℃燒結44分鐘,降溫至36℃后研磨上述原料,粉末粒徑為420目。
優選的,第2步、添加劑前體制備:按重量份計,將石墨13份、二硫化鉬14份、聚四氟乙烯9份、濃硝酸29份加入反應釜中,攪拌反應23分鐘;向其中滴加質量濃度為29%的碳酸鈉溶液37份,反應結束后高速離心分離,用去離子水洗滌獲得添加劑前體。
優選的,第3步、添加劑前體改性:按重量份計,向添加劑前體中添加氧化鑭和氧化鉍粉末,其中氧化鑭15份、氧化鉍8份,攪拌均勻后置于真空干燥機中,在壓力為-0.5MPa,溫度為100℃條件下烘干。
優選的,第4步、將改性后的添加劑與載體混合,置于高壓反應釜中,在溫度為1000℃、壓力為2.7MPa條件下,攪拌反應35分鐘,制得改性燃油添加劑。
上述任一方法制備獲得的改性燃油添加劑。
所述改性燃油添加劑在降低汽車尾氣中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及氮氧化合物含量中的應用。
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杰,未經李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3199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入戶拜訪信息跟蹤管理系統及方法
- 下一篇:超低硫汽油的組合生產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