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飼用旱稻兩系不育系的選育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130879.0 | 申請日: | 2016-03-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06913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12 |
| 發明(設計)人: | 章清杞;陳幼玉;王和壽;朱海彬;鄭長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農林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H1/02 | 分類號: | A01H1/02;A01H1/04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學俊 |
| 地址: | 350002 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旱稻 不育 選育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特種稻育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飼用旱稻兩系不育系的選育方法。
背景技術
飼料稻是指在生育期適宜、抗性強的基礎上,采用優化栽培,能實現高產(667平方米產量550千克以上)、高含蛋白質、高出糙率(不低于80%)且適合飼用的水稻品種。“高蛋白飼料稻”要求糙米粗蛋白質含量大于或等于12%,“高蛋白飼料稻”的選育推廣,不但可緩解早秈稻因口感差而難賣的問題,還可實現南方地區以飼料稻糙米替代飼料玉米的設想。用飼料稻飼養的生豬抗病性有所提高且肉質口感好,且飼養成本與玉米飼養基本持平,發展潛力巨大。而將水稻的地上部分全部割取,谷粒、秸稈、葉子混在一起作為飼料,俗稱為混合飼料稻,混合飼料稻與割青、干草、谷粒相比,富含谷粒和纖維,營養價值和物理特性都較為良好,通常在蠟熟期或完熟期收割,收獲也比較方便,是以稻作飼料的最佳方案。谷稈兩用稻稻草的粗蛋白質含量、蛋白質消化率、干物質消化率都較一般稻草高,谷稈兩用稻草中木質素和半纖維素通過脂鍵緊密結合的“物理硬殼”較少,相對集中,從而對稻草中營養物質的“營養封閉”程度較小,因而胃蛋白酶、纖維素酶等與谷稈兩用稻草粉的接觸面大,動物可從中獲得較多的營養物質。因而,利用谷稈兩用稻來培育混合飼料稻可以使得其稻草更符合飼料要求。
我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2400噸,為世界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每年由于缺水造成的經濟損失逾2000億元。而目前我國農業用水占總用水量的80%,其中水稻用水量占農業用水的70%。這意味著,僅水稻的生產耗水就占到全國總用水量的56%,因此以我國現有的水資源,難以支撐傳統水稻的進一步發展。旱稻品種無需充足的水分,節水量超過50%,因此可作為國家確保糧食安全的又一選擇,利用旱地發展高產旱稻,應成為維持國家糧食安全的新選擇。
由于飼料稻的研究工作較遲,育種研究開展不夠,在選育中缺少理論指導,又為選育工作增加了難度。本發明方法以高產、糙米粗蛋白質含量大于12%、出糙率大于80%的飼料稻品種作基礎親本,以稻草適合做飼料的谷稈兩用稻品種和高產抗逆性強的旱稻品種作一般親本,通過科學的雜交配組和目標性狀篩選,選育出可以旱作栽培、高產高營養的谷稈兩用混合飼料稻品種。該方法科學高效,對飼料稻品種的選育具有重要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以旱作栽培的、可組配出高產高營養的谷稈兩用混合飼料雜交稻品種兩系不育系的選育方法。所得不育系與相同類型的恢復系組配,可育成高產高營養的谷稈兩用混合飼料兩系雜交稻品種。本發明的選育方法科學高效易操作,為雜交飼料稻的選育提供了一種高效的新方法,對飼料稻品種的選育具有重要意義。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飼用旱稻兩系不育系的選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親本選擇:選高產、糙米粗蛋白質含量大于12%、出糙率大于80%的飼料稻品種作基礎親本(P),谷稈兩用稻品種(P1)和高產抗逆性強的旱稻品種(P2)作一般親本,兩系保持系(R)作輪回親本;
(2)雜交配組方法:為使飼料稻品種(P)在雜種后代中的遺傳成分占比大,保持其高產高蛋白綜合優良性狀,采用以下雜交配組方法:
第一次雜交:P×P1→F1-1;P×P2→F1-2;R×P→F1-3;
第二次雜交:(P×F1-1)→BF1-1;(P×F1-2)→BF1-2;(F1-3×P)→BF1-3;
第三次雜交:BF1-1×BF1-2→BF1-12;
第四次雜交:BF2-3×BF1-12→BF1-123;
第五次雜交:R×B2F5-123→BC1F1;
第六次雜交:R×BC1F4→BC2F1;
(3)種植及雜交后代選擇方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農林大學,未經福建農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3087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棉花子葉色素腺體延緩形成的新種質及其選育方法
- 下一篇:裙帶菜克隆苗附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