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富硒微生物其制備方法及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130720.9 | 申請日: | 2016-03-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64295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9-08 |
| 發明(設計)人: | 陳代杰;邵雷;譚俊;張駿粱;李忠磊;宗方方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德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12N1/38 | 分類號: | C12N1/38;C12N1/20;C12R1/01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陳詳;劉妍珺 |
| 地址: | 215533 江蘇省蘇州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微生物 制備 方法 應用 | ||
1.一種制備富硒微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驟:
(i)提供含有硒的培養基,并且在所述培養基中培養微生物;和
(ii)分離步驟(i)中培養的微生物,從而制得所述富硒微生物;
其中,所述培養基中的最終硒濃度C≥50μg/ml,并且C≤800μg/ml;
所述步驟(I)中,包括步驟:
(I0)在不含硒的培養基中,培養微生物,所得培養物的體積為V;
(I1)第1次補料
向步驟(I0)的培養物中,連續添加新鮮的第一含硒培養基,其中所述第一含硒培養基中硒濃度為C1,添加速度為每8h~48h添加0.1V~1V,在維持培養液總體積約不變的情況下,移除部分培養液,從而使培養液中硒濃度達到(1±20%)C1;其中,C1為10~50μg/ml;
(I2)第2次補料
向第1次補料后獲得的培養物中,連續添加新鮮的第二含硒培養基,其中所述第二含硒培養基中硒濃度為C2,添加速度為每8h~48h添加0.1V~1V,在維持培養液總體積約不變的情況下,移除部分培養液,從而使培養液中硒濃度達到(1±20%)C2;
……
(In)第n次補料
向第n-1次補料后獲得的培養物中,連續添加新鮮的第N含硒培養基,其中所述第N含硒培養基中硒濃度為Cn,添加速度為每8h~48h添加0.1V~1V,在維持培養液總體積約不變的情況下,移除部分培養液,從而使培養液中硒濃度達到Cn,?Cn=C;
其中,C1<C2<……<Cn,n為7~20的正整數;
所述步驟(I)中培養的微生物為保藏號為CICC?6187的長雙歧桿菌(
所述富硒微生物每克干菌體中的硒含量≥20mg。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硒的培養基中,初始添加的含硒成分為H2SeO3、和/或Na2SeO4。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一次補料中所用的含硒培養基中硒濃度與下一次補料中所用的含硒培養基中硒濃度的比值為1:1.2~5。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下一次補料中所用的含硒培養基中硒濃度比上一次補料中所用的含硒培養基中硒濃度高20~200μg/ml。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C1為15~50μg/ml。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步驟:在每次補料過程中,或兩次補料之間,穩定培養1h~24h,在此過程中既不補充培養液也不移除培養液。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步驟(3):對步驟(2)中獲得所述富硒微生物進行干燥處理,獲得富硒微生物的干菌體。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為厭氧培養。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富硒微生物每克干菌體中的硒含量≥30mg。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富硒微生物每克干菌體中的硒含量≥50mg。
1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富硒微生物對氧的耐受能力是在不含硒培養基中,以相同條件培養的同種野生類型微生物對氧的耐受能力的至少10倍。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富硒微生物對氧的耐受能力是同種野生類型微生物對氧的耐受能力的至少20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德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未經江蘇德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30720.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