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陰虛肝旺所引起的眼底出血的中藥組合物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129345.6 | 申請日: | 2016-03-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70729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20 |
| 發明(設計)人: | 任云翠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富豪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6 | 分類號: | A61K36/9066;A61P27/02;A61P7/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300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陰虛 引起 眼底 出血 中藥 組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醫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陰虛肝旺所引起的眼底出血的中藥組合物,特別是供陰虛肝旺所引起的眼底出血患者使用的中藥組合物的領域。
背景技術
中醫認為:氣溫則血活,氣塞則血凝,臨床上氣虛不攝或氣虛運行遲滯,或氣滯血行受阻則容易引起上眼底出血,瘀血阻滯目絡,常導致眼前浮云飄移,如旌旗拂搖,視物黑茫不見,反復發作,可出現眼部脹痛等,直至失明。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種可有效治療上述陰虛肝旺所引起的眼底出血的藥物,是我們科研人員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隨著我國中醫中藥學的不斷發展,在治療陰虛肝旺所引起的眼底出血上,人們逐漸意識到了中醫治療上述陰虛肝旺所引起的眼底出血的優點,且在治療過程中毒副作用小、費用低等優勢,針對現有西醫治療上述陰虛肝旺所引起的眼底出血的現狀,本發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種治療陰虛肝旺所引起的眼底出血的中藥組合物,以解決陰虛肝旺所引起的眼底出血患者早日恢復健康的問題。該藥物是以常見的中藥為原料,具有見效快、療效顯著等特點,并可有效治療上述陰虛肝旺所引起的眼底出血。
為達到上述發明的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提供一種治療陰虛肝旺所引起的眼底出血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各個組分及其質量份比如下所示:
蒲黃8~16g、丹參8~16g、地黃10~32g、玄參15~26g、墨旱蓮15~45g、黃芩(炭)5~16g、決明子9~16g、車前子8~16g、茺蔚子10~16g、女貞子8~16g、夏枯草10~26g、龍膽5~16g、郁金8~16g、木賊5~16g、赤芍6~12g、牡丹皮8~16g、山楂10~20g、當歸8~16g、菊花8~16g、川芎5~10g、梔子(炒)10~20g。
一種治療陰虛肝旺所引起的眼底出血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各個組分及其質量份比如下所示:
蒲黃10~14g、丹參10~14g、地黃15~28g、玄參18~23g、墨旱蓮20~40g、黃芩(炭)8~14g、決明子10~14g、車前子10~14g、茺蔚子11~14g、女貞子10~14g、夏枯草12~23g、龍膽8~14g、郁金10~14g、木賊8~14g、赤芍8~11g、牡丹皮10~14g、山楂12~17g、當歸10~14g、菊花10~14g、川芎7~9g、梔子(炒)12~17g。
一種治療陰虛肝旺所引起的眼底出血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方案”的中藥組合物的各個組分及其質量份比如下所示:
蒲黃13g、丹參13g、地黃25g、玄參20g、墨旱蓮35g、黃芩(炭)13g、決明子13g、車前子13g、茺蔚子13g、女貞子13g、夏枯草20g、龍膽13g、郁金13g、木賊13g、赤芍10g、牡丹皮13g、山楂15g、當歸13g、菊花13g、川芎8g、梔子(炒)15g。
一種治療陰虛肝旺所引起的眼底出血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制備而成:
A、將上述原料中藥揀去雜質和粉塵后,按照質量份比共研為極細末待用;
B、按照傳統制備中藥水丸的方法,將研磨好的極細末藥物過篩后,放入藥器中混合成藥粉,然后制備成水丸(其水丸的粒度為:4.8mm-5.0mm),進而曬干,分裝密封備用。
一種治療陰虛肝旺所引起的眼底出血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為:將制備好的水丸以每日三次服用,早中晚各服一次,給藥量2g/次,飯前服,服藥5~15天,癥狀全部消失,病獲痊愈。
本發明組方中的各原料中藥在中國藥典、中國辭典以及中華本草中均有詳細的記載。本發明選用其中最常見的中藥為原料,充分發揮各組分的藥理功效:
蒲黃,性味:味甘、微辛、性平,具有止血、祛瘀、利尿之功效,用于治療吐血、咯血、衄血、備痢、便血、崩漏,外傷出血、心腹疼痛、經閉腹痛、產后瘀痛、痛經、跌撲腫痛、血淋澀痛、帶下、重舌、口瘡、聤耳、陰下濕癢等癥;
丹參,性味:味苦、性微寒,具有活血祛瘀、調經止痛、養血安神、涼血消癰之功效,用于治療婦女月經不調、痛經、經閉、產后瘀滯腹痛、心腹疼痛、癥瘕積聚、熱痹腫痛、跌打損傷、熱入營血、煩躁不安、心煩失眠、癰瘡腫毒等癥;
地黃,性味:甘、寒,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之功效,用于治療熱病舌絳煩渴、陰虛內熱、骨蒸勞熱、內熱消渴、吐血、衄血、發斑發疹等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富豪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成都富豪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2934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