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室外測試特征的室內外分離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128746.X | 申請日: | 2016-03-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82136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15 |
| 發明(設計)人: | 孫義興;司正中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亨通網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24/10 | 分類號: | H04W24/10;H04L12/26 |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 地址: | 610015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室外 測試 特征 內外 分離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室外測試特征的室內外分離法。
背景技術
測量報告MR是用戶發起業務與基站通信過程中產生的測量報告,它是全天候、全 時段的無線環境測量數據,是無線資源調度的依據,直接反應業務質量和用戶感知,它具備 海量數據特點,樣本方差小,準確性高,且獲取成本低等優勢,故MR是指導運營商規劃、建設 以及優化的有效手段。傳統的評估方法有(1)小區及的MR評估手段,即通過統計小區的覆蓋 率,質差率,上下行接收功率不平衡比例等指標來評價小區的質量。(2)將MR柵格地理化,地 理上以更小的粒度來評價每個柵格的無線網絡質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基于室外測試特征的室內外分 離法,該方法采用神經網絡算法建立分類模型,根據MR數據得到MR的室內外屬性。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基于室外測試特征的室內外分離 法,它包括如下步驟:
S1:數據采集,從服務器上通過采集接口采集MR數據、路測數據、室分基礎數據和 GIS數據;
S2:將MR數據進行清洗,去除非法數據及噪聲;
S3:將室外測試的DT/CQT數據按N*N米劃分成柵格,按經緯度投放到不同的柵格 中,共形成M個柵格,每個柵格確定其中心經緯度{{lon1,la1},{lon2,la2}……{lonm, lam}}
S4:選取BP人工神經網絡算法建立分類模型,將每個DT/CQT柵格的每個采樣點的 前六強RSCP、EC/IO值作為輸入層參數,用1或0代表室內和室外作為輸出層參數,每個DT/ CQT柵格訓練成一個分類器,共有M個分類器;
S5:將采集到的白天MR數據按IMSI以及用戶會話分段,作為檢測對象;
S6:將每個用戶的每次會話的MR按N*N米劃分成柵格,按經緯度投放到不同的柵格 中,共形成K個柵格,每個柵格確定其中心經緯度{mrlon1,mrla1},{mrlon2,mrla2}…… {mrlonk,mrlak};
S7:根據最近距離找出步驟S6中每個MR柵格對應的神經網絡分類器;
S8:遍歷每一個S6中的MR柵格,提取MR柵格中的每條MR,得到前六強RSCP和EC/NO 作為分類器的12個輸入參數;
S9:將12個參數輸入到當前MR柵格對應的神經網絡分類器中,運算后得到每條MR 室內室外屬性。
所述的步驟S3中DT/CQT測試采樣點柵格投放包括如下子步驟:
S31:經緯度統一處理,保留5位小數,若采集到的經緯度小數點后位數超過5位,則 省略掉第5位后的位數,若不足5位,則在后面補0;
S32:確定每條DT/CQT數據的柵格標識,以50米*50米柵格為例,截取經緯度小數點 后第4位假設為a,a的取值范圍為0≤a≤9,若a≤5則a統一取值為0;若a>5,則a取值為5;將 經度的前7位與a相加與緯度的前6位與a相加即得到每條DT/CQT的柵格標識;
S33:確定每個DT/CQT采樣點的柵格標識,然后再確定每個采樣點與哪個柵格相對 應,即完成DT/CQT測試采樣點的柵格投放。
所述的步驟S4中BP人工神經網絡算法建立分類模型的方法包括如下子步驟:
S41:數據歸一化處理,歸一化算法為:
y=(x-min)/(max-min)(0<=y<=1)
上式中的x為具體MR采樣點第N導頻的RSCP或Ec/No值,min為RSCP或Ec/No的最小 取值,分別為-112和-24;max為RSCP或Ec/No的最大取值,分別為-40和-1,y為歸一化后的 值,被映射為0至1的取值范圍;
S42:初始化輸入層至隱藏層的權重數組iptHidWeights[12][6]以及隱藏層至輸 出層的權重數組hidOptWeights[6][2],初始值利用隨機函數生成;
S43:得到輸入層傳播至隱藏層的加權值以及隱藏層至輸出層的加權值,如下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亨通網智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四川亨通網智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2874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