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統計小區中終端數量的方法以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127467.1 | 申請日: | 2016-03-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72594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12 |
| 發明(設計)人: | 陳喆 | 申請(專利權)人: | 普天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4/06 | 分類號: | H04W4/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李相雨 |
| 地址: | 100080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統計 小區 終端 數量 方法 以及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一種用于統計小區中終端數量的方法以及裝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多小區/多播協作實體發送的用于統計小區中終端數量的第一統計請求;根據所述第一統計請求向小區中的終端廣播第二統計請求;接收小區中終端根據所述第二統計請求返回的統計響應;根據所述統計響應確定當前小區中終端的數量,并將確定的終端數量發送所述多小區/多播協作實體。本發明可使基站或多小區/多播協作實體精確地獲知小區下參與組呼叫的終端的數量,從而為小區的組呼承載類型的選擇提供依據,在保證業務連續性的前提下提高信號的傳輸質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統計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用于統計小區中終端數量的方法以及裝置。
背景技術
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的SC-PTM(single cell point to multipoint,單小區點對多點)議題研究了在LTE系統中支持單小區點對多點傳輸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移動性的解決方案:對于RRC_CONNECTED(RadioResource Control Connected,RRC連接)狀態的終端,由基站在切換過程中向其提供目標小區的呼叫配置;對于RRC_IDLE(Radio Resource Control Idle,RRC空閑)狀態的終端,可以由當前服務小區廣播鄰小區的呼叫配置,或者使終端在即將離開服務小區時,進入RRC_CONNECTED狀態,通過切換完成小區間移動。
上述移動性的解決方案主要考慮的是如何保證終端進入目標小區后盡量小的業務中斷,但沒有考慮當終端完成移動后,源小區的處理機制。根據SC-PTM的要求,網絡需要根據參與呼叫的終端數量,決定小區中使用的承載類型。如果小區中參與呼叫的終端數量過低,該小區將使用單播承載而非SC-PTM承載以保證通話質量。而如上所述,3GPP的現有技術方案只考慮了目標小區的情況,忽略了源小區的終端數量變化,無法實現源小區中承載類型的確定。
針對這個問題,國內業界的主要解決方案是通過非接入(NAS)機制解決。如當終端發起跟蹤區更新過程時攜帶參與的組呼信息,核心網維護每個呼叫涉及的跟蹤區域,從而可以判斷出哪些跟蹤區域中已經沒有參與組呼的終端,從而指示基站釋放對應跟蹤區的組呼資源。
然而,NAS機制只能在終端跟蹤區列表的粒度解決問題。在實際的網絡中,跟蹤區列表一般包含多個跟蹤區,而一個跟蹤區又一般包含多個小區,因此,NAS機制只能進行粗略的終端統計,精確度不夠。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統計小區中終端數量的方法以及裝置。其中,所述方法可使基站精確地獲知小區下參與組呼叫的用戶終端的數量,從而為小區的組呼承載類型的選擇提供依據,在保證業務連續性的前提下提高信號的傳輸質量。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統計小區中終端數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多小區/多播協作實體發送的用于統計小區中終端數量的第一統計請求;
根據所述第一統計請求向小區中的終端廣播第二統計請求;
接收小區中終端根據所述第二統計請求返回的統計響應;
根據所述統計響應確定當前小區中終端的數量,并將確定的終端數量發送所述多小區/多播協作實體。
可選地,所述終端包括處于連接狀態下的終端和/或處于空閑狀態下的終端。
可選地,所述接收小區中終端根據所述第二統計請求返回的統計響應,具體包括:
接收小區中處于連接狀態下的終端根據所述第二統計請求返回的統計響應;
相應地,所述根據所述統計響應確定當前小區中終端的數量,具體包括:
根據所述處于連接狀態下的終端返回的統計響應確定當前小區中處于連接狀態下的終端的數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普天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普天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2746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