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苯乙烯-乙烯基吡啶兩嵌段共聚物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125363.7 | 申請日: | 2016-03-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939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2 |
| 發明(設計)人: | 胡玉兵;陳銳;李凱;楊桂寶;邢建生;唐先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國星生物化學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F297/00 | 分類號: | C08F297/00;C08F212/08;C08F226/06;C08F2/06 |
| 代理公司: | 馬鞍山市金橋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阮愛農;郭大美 |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馬鞍***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苯乙烯 乙烯基 吡啶 兩嵌段 共聚物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高分子化合物合成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苯乙烯- 乙烯基吡啶兩嵌段共聚物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兩親型嵌段共聚物是一種極性非極性材料之間的相容劑,廣泛應 用于聚合物改性領域和精細化工領域等,由于其極性-非極性的兩親 結構,可使得極性不相容的兩相均勻分散,如可用作輪胎簾子布的表 面處理劑,聚合物粉體改性的表面活性劑等。陰離子聚合是制備嵌段 共聚物的一種方法,非極性單體如苯乙烯、丁二烯、異戊二烯等的陰 離子聚合控制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了,并且有多種嵌段共聚物產品問 世。目前,極性-非極性兩親型嵌段聚合物具有更廣泛的應用領域, 但采用陰離子聚合方法制備含極性嵌段共聚物難度較大,這是因為極 性單體的陰離子聚合反應速度快,難以控制,且存在副反應;此外, 乙烯基吡啶的聚合物不溶于環己烷等非極性溶劑,所以采用陰離子聚 合制備含乙烯基吡啶鏈段的嵌段共聚物,其反應主要在極性溶劑中進 行。J.Robert等在9:1的吡啶/THF中制備含4-乙烯基吡啶的嵌段共聚 物(Macromolecules,1997,30-1,5596),該反應在極性溶劑中進行, 由于極性溶劑較強的溶劑化效應,使得聚合中心離解成自由離子,因 此聚合反應速率很快。一般情況下帶取代基的不飽和單體是以插入活 性中心離子對的方式進行鏈增長的,當離子對較松或者完全離解成自 由離子時,這種插入在空間方向上完全不受到限制,導致得到的嵌段 聚合物立構規整性差,分子量分布較寬,同時由于反應速度較高,存 在較多副反應。本方法選擇弱極性或非極性作為反應溶劑,通過控制 第二單體的聚合溫度,實現在非極性或弱溶劑中苯乙烯-乙烯基吡啶 兩嵌段共聚物的制備。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苯乙烯-乙 烯基吡啶兩嵌段共聚物的制備方法,合理控制聚合的反應溫度,避免 副反應的發生,節約生產成本。
一種苯乙烯-乙烯基吡啶兩嵌段共聚物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 驟:
(1)在干燥、氮氣狀態下,向聚合燒瓶中加入非極性或弱極性 溶劑、烷基鋰引發劑引發苯乙烯單體聚合,聚合溫度為30℃~60℃, 聚合時間為1~3小時,其中所述非極性或弱極性溶劑為環己烷、甲 苯或二氧六環,烷基鋰引發劑為正丁基鋰、異丁基鋰或烯丙基鋰;
(2)加入乙烯基吡啶單體在-10℃~20℃條件進行嵌段聚合 0.5~1.5小時后,加入甲醇進行封端,再加入乙醇進行解析,靜置后 進行過濾,真空干燥得到苯乙烯-乙烯基吡啶兩嵌段共聚物。
進一步優化,所述乙烯基吡啶單體為2-乙烯基吡啶和4-乙烯基吡 啶中的一種或兩種混合物。
進一步優化,所述烷基鋰引發劑為正丁基鋰,其用量與乙烯基吡 啶單體的摩爾比為1:100~1000。
進一步優化,所述乙烯基吡啶單體的用量與苯乙烯單體用量的質 量比為3:7~7:3。
與現有技術相比,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采用在極性或弱極性溶劑 中實現苯乙烯-乙烯基吡啶的合成,實現了含聚乙烯基吡啶的嵌段共 聚物的制備,該合成方法是一種陰離子分散聚合,聚合過程直接得到 聚合物微球。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的實例供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方法之用,但不應受此限制。
實施例1
取一個250ml的聚合燒瓶于烘箱中120℃條件下干燥4小時以 上,反應前聚合燒瓶抽真空-烘烤-充氮氣保護,反復三次;向聚合燒 瓶中加入120ml環己烷、20g苯乙烯單體、0.2mmol正丁基鋰,在45℃ 條件下聚合2小時后,加入8g2-乙烯基吡啶單體在20℃條件下聚合 反應1小時,用甲醇進行封端終止,再加入乙醇進行解析,得到聚合 物沉淀,過濾后真空干燥得到苯乙烯-乙烯基吡啶兩嵌段共聚物,其 聚集態呈核殼結構,外層為苯乙烯聚合物,內層為聚-2乙烯基吡啶, GPC測試所得聚合物分子量Mn為8.9萬,分子量分布為2.1,單體 轉化率為82.7%。
實施例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國星生物化學有限公司,未經安徽國星生物化學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2536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