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小城鎮和農村污水的一體地埋式污水處理及回用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125226.3 | 申請日: | 2016-03-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93023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2 |
| 發明(設計)人: | 肖花 | 申請(專利權)人: | 肖花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C02F11/12 |
| 代理公司: | 重慶信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穆祥維 |
| 地址: | 401120 重慶市渝北***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小城鎮 農村 污水 一體 污水處理 用工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水、廢水、污水處理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小城鎮和農村污水的一體地埋式污水處理及回用工藝。
背景技術
隨著城鎮化的發展,我國農村人口數量呈逐年下降趨勢。截至2012年底,我國農村人口數量6.4億,農村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47.4%。
環保部“中國環境狀況公告”顯示,從2011年起開始增加農業源廢水污染物的排放統計。從2011-2013年的統計數據來看,我國農業源廢水污染物排放量維持高位。截至2013年底,我國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2352.7萬噸,其中農業源化學需氧量1125.7萬噸(甚至高于生活源的889.8萬噸),占排放總量的47.8%;氨氮排放總量245.7萬噸,其中農業源氨氮77.9萬噸,占排放總量的31.7%。
從2006年到2013年,全國設市城市污水處理率從55.7%上升至99.1%,目前已接近飽和狀態;縣城污水處理率從13.6%上升至82.6%,污水處理率亦明顯提升。
而農村污水處理率遠低于設市城市和縣城。2012年,村莊污水處理率僅為7.0%,僅少數發達省市的農村污水處理事業取得一定成果。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廣東等少數發達省市對農村生活污水進行處理的村比例能達到10%左右;上海達到43%,為全國最高;其他大部分省份還未全面鋪開,只是在部分村鎮進行了試點。
從地域劃分來看,東部農村污水處理率最高,中西部農村污水處理率相對較低。2010年,東部、中部、西部地區開展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的村占各自村總數的比例分別為9.4%、2.6%、2.1%,均未達到10.0%。
根據《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項目建設與投資指南》,農村生活污水分散式處理工程投資標準中,小型人工濕地噸水投資2600-3700元/噸,土地處理2000-3300元/噸,穩定塘1900-3300元/噸,小型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11000-39000元/噸。
隨著中國城鎮化的不斷發展,假設每年農村人口以2%速度遞減,2017年農村污水排放量大約為148億噸。
農村污水處理率方面,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十二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的通知》,到2015年,我國建制鎮污水處理率達到30%。由于農村污水處理率受政策、市場、技術等多方因素影響,預計到2015年,農村污水處理率可能低于建制鎮污水處理率30%。假設2014-2017年處理設施建設單價保持不變,以農村污水處理率達到20%計算,則2017年農村污水處理潛在市場規模408億元。
村鎮平均人口在5000人~30000人間,排水量平均為500~3000m3/d,一般分散式地埋污水處理設備單臺處理能力小于500m3/d,單位處理量投資較高,而且對于防腐要求高,極容易造成滲漏情況,造成農田及河渠污染;其余土地處理法均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對選址要求較高,造成土地浪費嚴重。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小城鎮和農村污水的一體地埋式污水處理及回用工藝,能有效處理小城鎮及農村污水,填補一體化地埋式處理工藝處理量為500~3000m3/d空白,降低工程造價,占地面積小,出水水質性能高,并達到雜用水回用標準。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小城鎮和農村污水的一體地埋式污水處理及回用工藝,該工藝采用了一體地埋式污水處理及回用設備,該一體地埋式污水處理及回用設備包括調節池、缺氧池、好氧池、二沉池、生物接觸氧化池、接觸沉淀池、離子纖維濾布濾池、污泥池和清水池;所述調節池內安裝有調節池攪拌器,所述缺氧池內設置缺氧池攪拌器,所述好氧池內安裝好氧池膜片式曝氣器,所述生物接觸氧化池設置辮帶式生物填料和生物接觸氧化池膜片式曝氣器,所述接觸沉淀池內設置陶粒濾料和反沖洗穿孔管;
該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1)污水通過細格柵及篩網式轉鼓格柵過濾后進入調節池,由調節池攪拌器進行攪拌,細格柵柵隙5~15mm,篩網式轉鼓格柵的柵隙1.5~2mm;
2)經水提升泵提升至缺氧池;在缺氧池中與回流混合液及回流污泥在缺氧池攪拌器的攪拌作用下充分混合,達到充分脫氮除磷的目的;
3)自流至好氧池,采用活性污泥法,經過充分曝氣氧化及生物降解,達到去除COD的目的,部分好氧池混合液回流至缺氧池,缺氧池流入好氧池的液體與混合液回流體積比例為1:(100%~40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肖花,未經肖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2522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