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透鏡及具有該透鏡的光學單元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124508.1 | 申請日: | 2016-03-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52618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29 |
| 發明(設計)人: | 王世昌;施威文;徐斌皓;彭耀祈 | 申請(專利權)人: | 光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1K9/69 | 分類號: | F21K9/69;F21V5/04;F21K9/20;F21K9/68;F21V7/00;F21Y11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泰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55 | 代理人: | 張雅軍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透鏡 具有 光學 單元 | ||
一種透鏡及具有該透鏡的光學單元。該透鏡適用于控制一個光源的光線分布。該透鏡包含一個透鏡主體。該透鏡主體包括一個呈平滑曲面且遠離該光源的出光面,及一個相反于該出光面且鄰近該光源的入光面。該入光面具有多個面向該光源的曲面部,及多個銜接相鄰的曲面部的銜接面部。每一個銜接面部具有分別銜接兩個相鄰曲面部的反向的第一銜接邊緣及第二銜接邊緣。該第一銜接邊緣與該光源間的距離不同于該第二銜接邊緣與該光源間的距離。本發明公開的該透鏡的透鏡主體厚度較薄,借此能減少該透鏡的重量及節省制作時的用料并達成使該透鏡薄型化的功效。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透鏡,特別是涉及一種應用于光學單元的透鏡。
背景技術
一般發光二極管所發出的光線較為集中,應用在燈具時無法使該光線產生較均勻的分布,因此大多會利用二次光學原理,使用透鏡來調整該光線的投射方向。由于該光線射入透鏡時會產生偏移折射,因此通常會利用透鏡的曲弧度和厚薄度設計來形成所需要的光形或是增加出光的均勻度。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一個實施例公開一個透鏡,適用于控制一個光源的光線分布。該透鏡包含一個透鏡主體。該透鏡主體包括一個呈平滑曲面且遠離該光源的出光面,及一個相反于該出光面且鄰近該光源的入光面。該入光面具有多個面向該光源的曲面部,及多個銜接相鄰的曲面部的銜接面部。每一個銜接面部具有分別銜接兩相鄰曲面部的反向的第一銜接邊緣及第二銜接邊緣,該第一銜接邊緣與該光源間的距離不同于該第二銜接邊緣與該光源間的距離。
本發明的透鏡,該入光面的每一個曲面部具有多個邊。
本發明的透鏡,該入光面的每一個曲面部呈環形。
本發明的透鏡,以每一個曲面部的中心為距離量測基準,所述曲面部分別與該出光面間具有一個距離,該光源與所述曲面部分別具有另一個距離,其中該光源與所述曲面部分別具有的該另一個距離相比于所述曲面部分別與該出光面間具有的該距離的一個比值包含最小為1。
本發明的透鏡,該透鏡主體的出光面呈圓弧拱形,該入光面的每一個曲面部呈朝該出光面突出的圓弧拱形。
本發明的透鏡,該入光面的曲面部的面積是朝該透鏡主體的一個底緣逐漸增大。
本發明的透鏡,該入光面的曲面部的中心的切線斜率是朝該透鏡主體的該底緣逐漸增大。
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公開一個光學單元,該光學單元包含一個外殼、一個光源,及所述的透鏡。該外殼界定出一個容置空間。該光源設置于該外殼的容置空間內。該透鏡罩設于該光源。
本發明的光學單元,還包含一個反射罩,該反射罩位于該外殼及該透鏡間,且罩設該光源,被用于將該光源所發出的光線反射射向該透鏡的入光面。
本發明的光學單元,該反射罩包括一個圍繞該光源的罩體,該罩體具有一個與該外殼連接且遠離該透鏡的入光面的第一開口端,及一個相反于該第一開口端且鄰近該透鏡的入光面的第二開口端,該罩體自該第一開口端朝該第二開口端的方向逐漸向外擴張。
本發明的光學單元,該外殼和該反射罩為一體成型。
本發明的光學單元,該光源為一個發光二極管。
本發明的光學單元,該光源為數組式的發光二極管。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公開的該透鏡的透鏡主體厚度較薄,借此能減少該透鏡的重量及節省制作時的用料并達成使該透鏡薄型化的功效。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個透鏡的一個實施例的俯視示意圖;
圖2顯示圖1的該透鏡沿一條II-II’線剖切及一個光源的相對位置示意圖;
圖3是一個現有透鏡及一個光源的相對位置的側視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光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光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2450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