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線纜外徑輔助檢驗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123980.3 | 申請日: | 2013-07-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71553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16 |
| 發明(設計)人: | 蔡洪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策永通電纜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B21/10 | 分類號: | G01B21/10 |
| 代理公司: | 臺州藍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楊娟 |
| 地址: | 318050 浙江省臺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線纜 外徑 輔助 檢驗 方法 | ||
1.一種線纜外徑輔助檢驗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以下步驟:
第一步:開始,先設定線纜的標稱外徑值及下限值和上限值;
第二步:在線檢測線纜外徑尺寸,將數據一一對應地依次記錄入數據庫中,其中的記錄至少包含兩個數據,之一為長度值,之二為外徑值;將數據記錄入后綴名為XLS的MICROSOFTEXCEL文件,每條記錄為一行,長度值記錄在一列中,外徑值記錄在另一列中;
第三步:判斷線纜是否生產完成,若否,則繼續判斷;若是,則調用繪圖模塊;進入下一步;
第四步:調用繪圖模塊;
第五步:畫圖并保存;
第六步:輔助判斷并輸出結果;
第七步:結束;
其中:第二步所述在線檢測線纜外徑尺寸是通過安裝在線纜生產線中的線纜外徑尺寸檢測系統完成的,線纜外徑尺寸檢測系統由至少一個安裝在立柱上的第一組外徑測控儀、一臺計算機構成,第一組外徑測控儀通過連接線與計算機實現電連接,第一組外徑測控儀中間具有供線纜通過的空腔,空腔的相對兩側,至少設置有一對用于測試線纜外徑尺寸的接收裝置和發射裝置,空腔的相對一側為接收裝置、空腔的相對另一側為發射裝置;第一組外徑測控儀安裝在線纜擠塑成型裝置、冷卻裝置及表面吹干裝置的后面;
第三步中所述判斷線纜是否生產完成,是采用經過第一組外徑測控儀的線纜來實現的,當線纜生產完成后,自然會牽引過第一組外徑測控儀的空腔,此時所測得外徑值為0,表示已經生產完成,反之,表示還在生產;
第四步中所述繪圖模塊,是采用以下方法實現的:①調用MICROSOFTEXCEL程序,新建EXCEL表格;②將第二步所得長度值拷貝入EXCEL工作表的第一列,即第A列,拷入的位置為第一行開始;將第二步所得外徑值拷貝入EXCEL工作表的第二列,即第B列,拷入的位置為第一行開始;③將第一步中設置的標稱外徑值及下限值和上限值分別拷入EXCEL工作表的第三到第五列,即第C到第E列,并填充上述數據,使其與第一列及第二列的數據一樣多;④調用圖表繪制程序,調用圖表向導-折線圖-堆積數據點折線圖,數據源為③中所述EXCEL工作表第一至第五列的內容;⑤得到了堆積數據點折線圖;
第五步中所述畫圖并保存指拷貝第四步中所得堆積數據點折線圖,進行保存;
第六步中所述輔助判斷并輸出結果,指檢驗人員在查看了第五步中所得圖片后,可以方便地得出線纜整個長度方向的值是否是在下限值與上限值之間,若有超過的,則即為不合格;
所述的線纜外徑輔助檢驗方法,還具有用于測量未擠塑前的第二組外徑測控儀,第二組外徑測控儀放置在擠塑機頭前,測量原理和第一組外徑測控儀相同,測試前預先測定擠塑前的外徑尺寸,測試完成后,在兩者疊加的基礎上,調用AUTOCAD軟件面積計算功能計算出擠塑的用量。
2.一種線纜外徑輔助檢驗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以下步驟:
第一步:開始,先設定線纜的標稱外徑值及下限值和上限值;
第二步:在線檢測線纜外徑尺寸,將數據一一對應地依次記錄入數據庫中,其中的記錄包含兩個數據,之一為長度值,之二為外徑值;將數據記錄入后綴名為XLS的MICROSOFTEXCEL文件,每條記錄為一行,長度值記錄在一列中,外徑值記錄在另一列中;
第三步:判斷線纜是否生產完成,若否,則繼續判斷;若是,則調用繪圖模塊;進入下一步;
第四步:調用繪圖模塊;
第五步:畫圖并保存;
第六步:輔助判斷并輸出結果;
第七步:結束;
其中:第二步所述在線檢測線纜外徑尺寸是通過安裝在線纜生產線中的線纜外徑尺寸檢測系統完成的,線纜外徑尺寸檢測系統由第一立柱、安裝在第一立柱上的第一外徑測控儀、第二立柱、安裝在第二立柱上的第二外徑測控儀、一臺計算機構成,第一外徑測控儀通過第一連接線與計算機實現電連接,第二外徑測控儀通過第二連接線與計算機實現電連接,第一外徑測控儀中間具有供線纜通過的空腔,空腔的相對兩側,設置有一對用于測試線纜外徑尺寸的接收裝置和發射裝置,空腔的相對一側為第一接收裝置、空腔的相對另一側為第一發射裝置;分別位于上、下面;第二外徑測控儀中間具有供線纜通過的空腔,空腔的相對兩側,設置有一對用于測試線纜外徑尺寸的接收裝置和發射裝置,空腔的相對一側為第二接收裝置、空腔的相對另一側為第三發射裝置;分別位于左、右面;第一接收裝置、第一發射裝置與第二接收裝置、第二發射裝置在空間上是處于相互垂直的位置;第一組外徑測控儀安裝在線纜擠塑成型裝置、冷卻裝置及表面吹干裝置的后面;生產時,線纜位于空腔中;
第三步中所述判斷線纜是否生產完成,是采用經過第一組外徑測控儀的線纜來實現的,當線纜生產完成后,自然會牽引過第一組外徑測控儀的空腔,此時所測得外徑值為0,表示已經生產完成,反之,表示還在生產;
第四步中所述繪圖模塊,是采用以下方法實現的:①調用MICROSOFT EXCEL程序,新建EXCEL表格;②將第二步所得長度值拷貝入EXCEL工作表的第一列,即第A列,拷入的位置為第一行開始;將第二步所得外徑值拷貝入EXCEL工作表的第二列,即第B列,拷入的位置為第一行開始;③將第一步中設置的標稱外徑值及下限值和上限值分別拷入EXCEL工作表的第三到第五列,即第C到第E列,并填充上述數據,使其與第一列及第二列的數據一樣多;④調用圖表繪制程序,調用圖表向導-折線圖-堆積數據點折線圖,數據源為③中所述EXCEL工作表第一至第五列的內容;⑤得到了堆積數據點折線圖;
第五步中所述畫圖并保存指拷貝第四步中所得堆積數據點折線圖,進行保存;
第六步中所述輔助判斷并輸出結果,指檢驗人員在查看了第五步中所得圖片后,可以方便地得出線纜整個長度方向的值是否是在下限值與上限值之間,若有超過的,則即為不合格;
所述的線纜外徑輔助檢驗方法,還具有用于測量未擠塑前的第二組外徑測控儀,第二組外徑測控儀放置在擠塑機頭前,測量原理和第一組外徑測控儀相同,測試前預先測定擠塑前的外徑尺寸,測試完成后,在兩者疊加的基礎上,調用AUTOCAD軟件面積計算功能計算出擠塑的用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策永通電纜有限公司,未經中策永通電纜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23980.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