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體化沉淀池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122963.8 | 申請日: | 2016-03-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71415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07 |
| 發明(設計)人: | 于芳;于慧;王書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文理學院 |
| 主分類號: | B01D36/04 | 分類號: | B01D36/04;B01D2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02160 重慶***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體化 沉淀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專利屬于環境保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農業廢水、工業廢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懸浮物處理,尤其適用于工廠化水產養殖循環水處理。
背景技術
沉淀池具有多種結構形式,其中,豎流式沉淀池占地面積小,沉淀效率高,在工農業廢水處理、地表水體凈化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但是,現有的豎流式沉淀池對水力負荷、懸浮物質的性質等均有一定要求,當水力負荷增加時,容易攪起集泥井中的底泥;當懸浮物粒徑小、密度小時,沉淀效率會受到較大影響。因此,通過改進豎流式沉淀池的結構,提高豎流式沉淀池的運行穩定性及運行效率具有迫切技術需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豎流式沉淀池的技術短板,提出一種一體化沉淀池。該沉淀池通過多環串聯的技術設計,大大提高了水體懸浮物的去除效率及去除穩定性。
本發明專利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體化沉淀池由過濾層(1)、集水盤(2)、沉淀池Ⅲ(3)、沉淀池Ⅰ(4)、進水管(5)、沉淀池Ⅱ(6)、沉淀斜板Ⅰ(7)、出水管(8)、集泥井Ⅰ(9)、集泥井Ⅱ(10)、排泥管Ⅱ(11)、排泥管Ⅰ(12)、沉淀斜板Ⅱ(13)、穿孔曝氣盤(14)組成。
一體化沉淀池,其特征在于:集水盤(2)、沉淀池Ⅲ(3)、沉淀池Ⅰ(4)、進水管(5)、沉淀池Ⅱ(6)為同心圓結構,進水管(5)、沉淀池Ⅰ(4)、沉淀池Ⅱ(6)、沉淀池Ⅲ(3)的頂部標高依次降低0.3-0.5米,集水盤(2)和沉淀池Ⅲ(3)的頂部標高相同;沉淀池Ⅰ(4)深2.0米,進水管(5)底部設置喇叭口,且進水管(5)底部標高高于沉淀池Ⅰ(4)底部標高0.3米;集泥井Ⅰ(9)傾角為45°,頂部標高與沉淀池Ⅰ(4)底部標高相同;沉淀池Ⅱ(6)、沉淀池Ⅲ(3)的底部標高與集泥井Ⅰ(9)的底部標高相同。
一體化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沉淀池Ⅱ(6)底部設置沉淀斜板Ⅱ(13),沉淀斜板Ⅱ(13)傾角為45°,沉淀斜板Ⅱ(13)的斜板間距為0.1-0.4米,且沉淀斜板Ⅱ(13)最底部的斜板與沉淀池Ⅱ(6)底部相連。
進一步,一體化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沉淀池Ⅲ(3)內設置沉淀斜板Ⅰ(7),沉淀斜板Ⅰ(7)的傾角為60°,間距為0.2-0.5米。
再進一步,一體化沉淀池,其特征在于:集泥井Ⅱ(10)內安裝穿孔曝氣盤(14),穿孔曝氣盤(14)由DN20mm的PVC管構成,且斜向下開孔徑為5-10mm的曝氣孔,開孔間距20-50mm。
更進一步,一體化沉淀池,其特征在于:集水盤(2)內裝填過濾層(1),過濾層(1)厚度0.3-0.5米,由粒徑為10mm的礫石組成。
為便于排泥,集泥井Ⅰ(9)和集泥井Ⅱ(10)底部分別埋設排泥管Ⅱ(12)和排泥管Ⅰ(11),排泥管Ⅱ(12)和排泥管Ⅰ(11)由DN100mm的管子構成。
為有利于過濾層(1)內填料的更換,可在填料裝填之前預先鋪設鋼絲網;為便于集水盤(2)底部出水的收集,可在集水盤(2)底部安裝出水管(8),出水管(8)數量為2-8個,管徑為DN100mm。
本發明專利的主要優點如下:(1)、沉淀效率高,對于小顆粒、低密度的懸浮物有較高的去除效率;(2)、清洗方便,不堵塞;(3)、結構緊湊,節省用地。
附圖說明
圖1是該沉淀池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A-A剖面示意圖,圖3是穿孔曝氣盤(14)的示意圖,圖中:
1—過濾層;2—集水盤;3—沉淀池Ⅲ;4—沉淀池Ⅰ;5—進水管;6—沉淀池Ⅱ;7—沉淀斜板Ⅰ;8—出水管;9—集泥井Ⅰ;10—集泥井Ⅱ;11-排泥管Ⅱ;12-排泥管Ⅰ;13-沉淀斜板Ⅱ;14-穿孔曝氣盤。
具體實施方式
圖1是該沉淀池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A-A剖面示意圖,圖3是穿孔曝氣盤(14)的示意圖。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具體描述,在此指出以下實施例只用于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說明,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制,本領域的技術熟練人員可以根據上述發明內容對本發明作出一些非本質的改進和調整。
實施例1 一體化沉淀池的構建
(1)一體化沉淀池可建設成半地下式、地上式或地下式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文理學院,未經重慶文理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2296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超細梯度濾料的生產方法
- 下一篇:一種電磁濾油機供油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