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蓄熱式燃燒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121682.0 | 申請日: | 2016-03-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82965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21 |
| 發明(設計)人: | 初偉;蔡飛;蔡巍;賈令劍;張恩東;程中杰;于文波;王鵬;馬兆軍;宋繼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煙臺龍源電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3D1/00 | 分類號: | F23D1/00;F23K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張海英;林波 |
| 地址: | 264006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蓄熱 燃燒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蓄熱式燃燒器,涉及煤粉鍋爐技術領域。蓄熱式燃燒器包括外筒和點火器,包括燃燒筒,所述燃燒筒固定在所述外筒內,所述燃燒筒的軸線與所述外筒的軸線平行或重合,所述點火器位于所述燃燒筒的點火端,所述點火器和燃燒筒之間存在第一間隙,所述燃燒筒包括至少一個蓄熱式燃燒筒,所述蓄熱式燃燒筒包括蓄熱層。本發明提出的蓄熱式燃燒器,通過蓄熱層防止熱量過快散失,在內壁形成高溫區,利于提高煤粉氣流的溫度,使得煤粉氣流易點燃,穩燃效果好,使得整體結構簡單,能夠降低投資和維護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煤粉鍋爐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蓄熱式燃燒器。
背景技術
傳統的電站煤粉鍋爐啟動時先點燃燃料油,由燃料油燃燒的火焰點燃煤粉氣流,當煤粉氣流能夠穩定燃燒時逐步切除燃料油系統。預計煤粉鍋爐發電機組的發電量在全國總發電量中所占比例會保持在70%以上,傳統燃油點火方式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油,在低負荷穩燃時也需投入大量的燃料油。為響應國家節能降耗的號召,降低電站煤粉鍋爐點火和低負荷穩燃時的燃料油消耗量,國內外很多公司研發了等離子體點火系統代替燃料油點火系統。
現有等離子體發生器的功率一般為60kW-200kW,在點燃煤粉氣流的過程中會出現點火火焰斷斷續續,火焰不明亮、不穩定的現象。為使煤粉氣流容易點燃,將需要提供額外的熱量。現有技術中為提供額外熱量,一種方法是,在等離子體燃燒器中投入少量的燃料油提供額外的熱量,系統中增加了燃料油系統,系統結構復雜,投資和維護成本高;另一種做法是,提高煤粉氣流中的氧氣含量,使得在富氧環境下更多的煤粉燃燒釋放熱量,因此需要增加氧氣系統,同樣造成系統的結構復雜,投資和維護成本高,點火環境相對危險。因此現有技術中,煤粉氣流燃燒裝置中不能實現自身提供熱量,而是通過添加復雜的系統結構實現煤粉氣流的易點燃和穩定燃燒。
基于以上問題,本發明提出的一種蓄熱式燃燒器,無需額外增加系統,整體結構簡單,并且能夠保證煤粉氣流的燃燒穩定。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蓄熱式燃燒器,能夠減少熱量流失,保證煤粉氣流穩燃,整體結構簡單,能夠降低投資和維護成本。
為達此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蓄熱式燃燒器,包括外筒和點火器,還包括燃燒筒,所述燃燒筒固定在所述外筒內,所述燃燒筒的軸線與所述外筒的軸線平行或重合,所述點火器位于所述燃燒筒的點火端,所述點火器和燃燒筒之間存在第一間隙,所述燃燒筒包括至少一個蓄熱式燃燒筒,所述蓄熱式燃燒筒包括蓄熱層。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蓄熱層(9)內壁上設有多個擾流塊。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燃燒筒的個數為多個,沿所述外筒的軸向排列,不同的燃燒筒之間存在間隙,所述燃燒筒與所述點火器的距離越遠,所述燃燒筒的直徑尺寸越大。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蓄熱式燃燒筒的個數至少為兩個。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燃燒筒還包括至少一個鑄件金屬燃燒筒。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多個擾流塊構成至少一組擾流塊組,所述同一擾流塊組內的擾流塊沿所述蓄熱層的周向排列。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多個擾流塊構成至少兩組擾流塊組,不同擾流塊組沿軸向排列。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蓄熱層由蓄熱耐磨料澆筑而成,所述蓄熱耐磨料包括耐火水泥、碳化硅、防磨纖維和粘合劑。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點火器為等離子體發生器。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蓄熱式燃燒筒為圓筒狀。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煙臺龍源電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煙臺龍源電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2168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