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保護倒換方法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121546.1 | 申請日: | 2016-03-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54860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12 |
| 發明(設計)人: | 李晨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24 | 分類號: | H04L12/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70 | 代理人: | 趙福梅,張穎玲 |
| 地址: | 100032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保護 倒換 方法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網絡的系統架構優化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信息交互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業務鏈實現方式主要包括VxLAN擴展、openflow擴展和網絡服務頭(network service header,NSH)三種方案。前兩種方案采用廠家私有擴展方式實現,即選定軟件定義網絡(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廠家實現網元連通后,必須選用該廠家指定廠家的網元實現業務鏈。在保護倒換方面,SDN廠家和制定廠家也采用私有擴展方式實現。正是由于現有技術在保護倒換方面的廠家私有性,使得運營商引入多廠家網元設備的門檻很高。因此,對于運營商,急需一種通用的、兼容各廠家設備的業務鏈處理方案。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實施例為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保護倒換方法及系統。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保護倒換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檢測是否存在故障節點,得到檢測結果;
所述檢測結果為存在故障節點時,通過NSH上送報文的方式將所述故障節點對應故障信息傳送至控制器;
控制器根據倒換策略完成對所述故障節點的保護倒換。
上述方案中,所述倒換策略為局部保護倒換策略;
相應的,所述控制器根據倒換策略完成對所述故障節點的保護倒換,包括:
控制器根據局部保護倒換策略將業務連接中的所述故障節點切換至對應的 備用節點。
上述方案中,所述倒換策略為整體保護倒換策略;
相應的,所述控制器根據倒換策略完成對所述故障節點的保護倒換,包括:
控制器根據整體保護倒換策略將包括有故障節點的業務鏈切換至備用鏈。
第二方面,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故障檢測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與待檢測節點的類型相匹配的檢測節點執行對待檢測節點的故障檢測;
當存在故障時,確定所述待檢測節點為故障節點。
上述方案中,所述待檢測節點的類型為網元;
相應的,與待檢測節點的類型相匹配的檢測節點執行對待檢測節點的故障檢測,包括:
服務功能傳送器(service function forwarder,SFF)啟用物理層探測的方式執行對待檢測節點的故障檢測;或,通過向待檢測節點發送網絡服務報頭NSH檢測報文,檢測在預設次數閾值范圍內是否收到來自所述待檢測節點的反饋信息的方式執行對待檢測節點的故障檢測;
或,備用網元通過心跳偵測方式執行對待檢測節點的故障檢測。
上述方案中,所述待檢測節點的類型為SFF;
相應的,與待檢測節點的類型相匹配的檢測節點執行對待檢測節點的故障檢測,包括:
備用SFF通過心跳偵測方式執行對待檢測節點的故障檢測。
第三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保護倒換系統,所述系統包括檢測節點和控制器;
所述檢測節點,用于檢測是否存在故障節點,得到檢測結果;所述檢測結果為存在故障節點時,通過NSH上送報文的方式將所述故障節點對應故障信息傳送至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據倒換策略完成對所述故障節點的保護倒換。
上述方案中,所述倒換策略為局部保護倒換策略;
相應的,所述控制器,還用于根據局部保護倒換策略將業務連接中的所述 故障節點切換至對應的備用節點。
上述方案中,所述倒換策略為整體保護倒換策略;
相應的,所述控制器,還用于根據整體保護倒換策略將包括有故障節點的業務鏈切換至備用鏈。
上述方案中,所述檢測節點包括SFF節點、備用SFF節點及備用網元節點。
第四方面,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檢測節點,所述檢測節點為與待檢測節點的類型相匹配的節點;所述檢測節點包括故障檢測單元和確定單元;
所述故障檢測單元,用于執行對待檢測節點的故障檢測;
所述確定單元,用于當存在故障時,確定所述待檢測節點為故障節點。
上述方案中,所述待檢測節點的類型為網元;
相應的,所述檢測節點為SFF時,所述故障檢測單元,還用于啟用物理層探測的方式執行對待檢測節點的故障檢測;或,還用于通過向待檢測節點發送NSH檢測報文,檢測在預設次數閾值范圍內是否收到來自所述待檢測節點的反饋信息的方式執行對待檢測節點的故障檢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未經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2154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