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半導體疾病芯片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118282.4 | 申請日: | 2016-03-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58919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13 |
| 發明(設計)人: | 談忠琴;戴豐加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格磊思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7/414 | 分類號: | G01N27/4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半導體 疾病 芯片 制造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物電子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金屬化合物表面功能化,半導體疾病芯片,半導體疾病芯片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現代醫療技術的發展,醫生對病人疾病的準確診斷越來越依靠專業的檢測結果,對疾病早期及時檢出,對癥下藥,有利于提高病人生活質量和減輕社會醫療經濟負擔。
很多疾病有多種類型,如肺結核,肝炎,禽流感等,并且同一疾病的不同類型甚至發源地,其相應的抗體DNA也不相同。如結核病,引起結核病的致病菌有肺結核分歧桿菌(M.tuberculosis),牛型分歧桿菌(M.bovis),麻風分歧桿菌(M.leprae)等等,并且病菌的致病基因也有多種,產生的抗體也不同。又如乙肝有較多的亞型,HBV基因的多個位點如S、P及C基因區易發生變異,若盲目用藥就會使乙肝病毒產生耐藥性。每年都有大量患者因為沒能及時確診,不能“對癥下藥”而死亡。目前醫院常用的檢測技術如間接免疫熒光染色、免疫印跡分析、酶聯免疫法(ELISA)、病原體培養法等,雖然前兩者都有助于診斷疾病,但是過程繁瑣、費時;ELISA雖能分析96個樣本,但是只能單一檢測一種蛋白質;致病微生物檢測時間更是長達一兩個月,談何黃金治療期!而且,通常情況下醫學診斷需要一個樣本多指標同時檢驗,比如血檢、尿檢等,但是醫院或醫學檢驗所的生化檢驗,多為單樣本、單指標,存在需要樣本量大和檢驗時間長等問題,給患者帶來很大的痛苦。因此,高特異性、正確性的高通量檢測技術,是未來疾病診斷和精確用藥最可靠的依據。
生物芯片技術是上世紀9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技術。生物芯片是指通過微縮技術,根據分子間特異性地相互作用原理,構建微型生物化學分析系統,可以對生命科學和醫學中的各種生物化學反應過程進行集成,從而實現對DNA、RNA、抗體、酶等生物活性物質、高效、準確、并行的檢測和分析的技術。由于生物芯片包含約幾萬到幾十萬個井,芯片的固相基質表面可以固定大量探針分子,且每一種分子或幾種分子探針代表一種病原體或疾病(如:各種腫瘤、自身免疫、內分泌疾病),每一個井互不干擾,一顆芯片可以并行上百萬個反應,大量的檢測指標可一次完成。生物芯片的發展使得癌癥、遺傳病、傳染病、代謝疾病等的大規模篩查和早期診斷成為可能。
傳統的生物檢測技術中大部分都是基于光生物感測技術,利用熒光探針在不同的波長下吸收和發射光,通過激光共聚焦掃描或電荷偶聯攝影像機(CCD)等對熒光信號的強度進行高效快速地檢測分析。由于光學檢測器的靈敏度有限,一般檢測需放大熒光信號,對于核酸類樣本可以通過擴增實現,但是對蛋白、糖等其他較復雜的生物大分子不能簡單擴增和克隆,因而信號微弱。而半導體生物芯片通過模擬計算機芯片的制作技術,芯片內置電路,可以將芯片上的生物化學反應轉變為電信號輸出,對微弱的電流具有極強的敏感性,與傳統生物芯片相比,其集成度更高,檢測設備更加便攜。
發明內容
基于目前疾病檢測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通量的疾病檢測技術,實現多種疾病及大量指標并行檢測。本發明提供一種半導體疾病芯片,半導體疾病芯片的制造方法,是對現有生物芯片的改進。
半導體疾病檢測芯片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金屬氧化物場效應晶體管1、連接金屬氧化物場效應晶體管柵極與檢測井的一層或多層金屬層2,金屬化合物層3和氧化物層4以及檢測井5。
作為優選所述金屬氧化物場效應晶體管柵極的是一層或多層鋁、銅或含鋁或銅的金屬混合物;
作為優選所述場效應晶體管的金屬化合物層可以是TaO2、TiN等構成的單層或多層膜;
作為優選所述氧化物可以為SiO2、SiN等材料。
作為優選所述氧化物層厚度為40μm。
所述芯片至少包括一個傳感器矩陣,傳感器由電路連接,每個傳感器上方對應設有一個檢測井,感應井中離子濃度變化;所述檢測井設在金屬化合物上方;所述半導體芯片可設幾百萬個檢測井。
作為優選所述檢測井的直徑為大于70μm或小于120μm的圓形,或為邊長大于70μm或小于120μm的正方形。
作為優選所述場效應晶體管傳感器長為2μm,寬為340nm,厚度為50μm。
所述離子可以是氫離子,表現為pH的變化,也可以是其他離子。
檢測方法包括:1、檢測井中預先植入待測疾病的第一受體;2、加入待檢目標物質;3、加入酶標記的第二受體;4、加入底物。芯片的每個井最多對應一種疾病,并且井與井之間互不干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格磊思沃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杭州格磊思沃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1828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