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褪黑素受體2分子探針的藥物活性成分篩選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117535.6 | 申請日: | 2016-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480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08 |
| 發明(設計)人: | 徐天瑞;楊洋;劉瑩;王珍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明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Q1/02 | 分類號: | C12Q1/02;C12N15/62;C12N15/85;C12N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國智京通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01 | 代理人: | 孫文彬 |
| 地址: | 650500 云南***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褪黑素 受體 分子 探針 藥物 活性 成分 篩選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分子生物學領域,特別是一種基于褪黑素受體2分 子探針的藥物活性成分篩選方法。
背景技術
常規的細胞水平、動物水平的藥物篩選方法不僅費時、費力,而 且容易受到多重因素的干擾,假陽性、假陰性率較高,也很難確定藥 物作用的靶點,并且需要大量的被篩選化合物。近十年來,隨著生物 檢測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分子水平的藥物篩選方法不斷涌 現,如:表面等離子體共振法、核磁共振法、下游信號分子檢測法、 熒光偏振法、虛擬篩選法等等,每種方法有自己的優缺點,都屬于間 接的篩選方法。至今還沒有以受體空間構象變化為指針,可以直接、 實時監測受體對藥物反應的高靈敏度的篩選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褪黑素受體2分子探針的藥物 活性成分篩選方法,根據受體空間構象變化為指針,可以直接、實時 監測受體對藥物反應的高靈敏度的篩選法。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達到上述技術效果,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 于褪黑素受體2分子探針的藥物活性成分篩選方法,篩選方法包括了 以下步驟:
步驟1:構建的褪黑素受體2分子探針:
A.用PCR的方法將VSV-Gtag及限制性內切酶位點分別引入人 褪黑素的cDNA的5’端,并用OverlappingPCR法將eCFP的cDNA 連接到受體cDNA的3’端,將“受體-eCFP”連接到pcDNA5/FRT/TO 載體,從而得到pcDNA5/FRT/TO-VSV-受體-eCFP質粒;
B.用突變法將eYFP熒光基團的cDNA接入質粒中受體第三內環 中,從而得原始的分子探針質粒;
C.用探針質粒轉染HEK293細胞48小時,以表達受體分子探針, 并用市售的受體激動劑激活探針,用Olympus高速熒光顯微鏡監測 探針的靈敏度;
D.根據探針靈敏度的監測結果,對探針進行結構優化;
步驟2:建立誘導表達G蛋白偶聯受體分子探針的Flp-InT-Rex HEK293細胞系:
A.將優化后的分子探針質粒和pOG44載體共轉染Flp-InT-Rex HEK293細胞,并用200ug/mlHygromycin篩選陽性細胞克隆;
B.用1ug/mlDoxycycline誘導細胞表達相應的G蛋白偶聯受 體分子探針,用VSV抗體檢測探針蛋白的表達,用熒光顯微鏡監測 分子探針的細胞定位;
C.用受體激動劑處理已經表達的受體分子探針Flp-InT-Rex HEK293細胞,得到不同激動劑劑量的受體激活的FRET曲線,并在停 止給藥后繼續用生理鹽水洗脫激動劑。
其中,步驟1中對探針進行結構優化具體如下:
褪黑素受體共有363個氨基酸殘基,將CFP熒光基團接于五羥色 胺受體C端第363氨基酸之后,調整eYFP基團在受體第三內環的位 置:將eYFP基團置于第238-239位氨基酸之間。
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發明采用熒光共振能量轉移的方法建立了褪黑素受體2分子探 針,該分子探針具有高靈敏度,低噪音,高通量的特點,不僅能篩選 受體激動劑也能篩選拮抗劑/反向激動劑,并且篩選過程不受下游信 號的干擾。
2.經過合理設計的分子探針能夠對中藥混合物進行篩選,能一步到位 的在受體水平上篩選到分子作用靶點明確的先導化合物。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分子探針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2的結果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 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褪黑素受體2分子探針的藥 物活性成分篩選方法,篩選方法包括了以下步驟:
步驟1:構建的褪黑素受體2分子探針:
A.用PCR的方法將VSV-Gtag及限制性內切酶位點分別引入人 褪黑素的cDNA的5’端,并用OverlappingPCR法將eCFP的cDNA 連接到受體cDNA的3’端,將“受體-eCFP”連接到pcDNA5/FRT/TO 載體,從而得到pcDNA5/FRT/TO-VSV-受體-eCFP質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明理工大學,未經昆明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1753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