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數據配置方法和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117430.0 | 申請日: | 2016-03-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4805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29 |
| 發明(設計)人: | 周華;韓瑋;劉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28/08 | 分類號: | H04W28/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潘登 |
| 地址: | 518057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數據 配置 方法 裝置 | ||
本文公開了一種數據配置方法和裝置。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數據配置方法包括:為分布式并行系統中的每種通信制式的小區分配相應數量的處理器CPU;根據每種通信制式的小區已分配的CPU,為每種通信制式中每個頻點的小區分配相應數量的CPU;根據每種通信制式中每個頻點的小區已分配的CPU,分別將每組相同通信制式中相同頻點的小區劃分到已分配的CPU中,其中,劃分到相同CPU中小區集合內的干擾大于劃分到不同CPU中小區集合間的干擾。本發明實施例通過合理配置分布式并行系統中各CPU間的數據處理關系來降低并行CPU之間的數據交互量,提高了分布式并行系統的計算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但不限于無線通信和計算機技術領域,尤指一種數據配置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和用戶對通信需求的日益增加,第五代移動通信(5thGeneration,簡稱為:5G)技術已成為未來網絡發展的趨勢。5G技術應用場景的重要特點是超密集和大規模,例如購物中心、密集城區信息社區、露天音樂會和體育場,以及大規模傳感器和執行器的部署等。
5G技術針對不同的應用場景,可以采用不同的通信制式,即5G系統具有在多種通信制式共存的特點。為了解決傳統運算設備內存不足和運算效率不支持的問題,目前通常采用分布式并行系統進行數據運算,具體的,將大規模的網絡分割為多個子網絡,即將復雜的計算進行分解,由多個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簡稱為:CPU)并行處理多個子網絡中的數據運算,可以實現降低單個CPU的內存負荷和計算量負荷的效果。然而,上述分布式并行系統中并行CPU之間的通信時延對運算效率的影響,特別是在無線通信仿真系統中,由于并行CPU中的小區之間存在干擾、交互和協作等數據關系,即并行CPU之間存在大量的數據交互,而并行CPU之間的數據交互時延嚴重影響了分布式并行系統的計算效率,因此,如何提高分布式并行系統的計算效率成為目前亟需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數據配置方法和裝置,本發明實施例通過合理配置分布式并行系統中各CPU間的數據處理關系來降低并行CPU之間的數據交互量,提高了分布式并行系統的計算效率。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數據配置方法,包括:
為分布式并行系統中的每種通信制式的小區分配相應數量的處理器CPU;
根據每種所述通信制式的小區已分配的CPU,為每種所述通信制式中每個頻點的小區分配相應數量的CPU;
根據每種所述通信制式中每個頻點的小區已分配的CPU,分別將每組相同通信制式中相同頻點的小區劃分到已分配的CPU中,其中,劃分到相同CPU中小區集合內的干擾大于劃分到不同CPU中小區集合間的干擾。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相同通信制式中相同頻點的小區為第一分組小區單元;所述根據每種所述通信制式中每個頻點的小區已分配的CPU,分別將每組相同通信制式中相同頻點的小區劃分到已分配的CPU中,包括:
根據每個所述第一分組小區單元中小區間的干擾,分別建立每個所述第一分組小區單元的干擾權值矩陣,所述干擾權值矩陣用于體現每個所述第一分組小區單元中小區間的干擾關系;
根據所建立的每個所述第一分組小區單元的干擾權值矩陣和所述分配的CPU,分別將每個所述第一分組小區單元中的小區劃分到所述已分配的CPU中。
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分配了多個CPU的相同通信制式中相同頻點的小區為第一分組小區單元,分配了一個CPU的相同通信制式中相同頻點的小區為第二分組小區單元;所述根據每種所述通信制式中每個頻點的小區已分配的CPU,分別將每組相同通信制式中相同頻點的小區劃分到已分配的CPU中,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1743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