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工件的夾持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117408.6 | 申請日: | 2016-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22416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4-27 |
| 發明(設計)人: | 董鋼濤;張黎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格林精密部件(蘇州)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Q3/00 | 分類號: | B23Q3/00 |
| 代理公司: | 蘇州翔遠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王華 |
| 地址: | 215000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工件 夾持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夾持工件的夾持裝置,特別是,一種用于夾持具有圓柱體主體構型工件的夾持裝置。
背景技術
通常,待加工的工件在進行加工之前,都是需要進行夾持固定的,使其位置固定。對其夾持操作,一方面,是為了使工件獲得相對于機床和刀具的正確位置;另一方面,也是保證其在加工過程中,不會因為加工受力,出現位置變動,導致加工工件因位置變動,而受到不該有的加工操作,從而使得加工工件報廢。
進一步的,業界常用的工件夾裝方式,可以是直接將工件夾裝到操作機臺上,或是通過專門的夾裝夾具進行夾裝。
請參閱圖3所示,其圖示了一種使用專門夾具夾裝待加工工件的立式夾持方式。其中所述待加工工件30夾持在專門夾具:三爪卡盤32內。這種利用三爪卡盤32,進行待加工工件30夾持的方式,雖然,其夾持效果比較緊固,但是由于其為人工操作,使得其對于人工的要求比較高。
具體來講,上述這種夾持方式,由于采用人工手動操作,為保證夾持的牢固,人工的勞動強度比較大,人工夾持技能要求高。另外,每次夾持操作所需時間比較長。而且,每次夾持操作的時間消耗,因為是人工操作的原因,并不固定。
以上這些因素疊加在一起,使得這種夾持方式的工作效率比較低,可靠性也不高。
因此,確有必要來開發一種新型的工件夾持裝置,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工件的夾持裝置,其內工件夾持緊固,夾持工作效率相對較高。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工件的夾持裝置,其包括夾具主體以及側壓板,其中所述側壓板與一驅動裝置連接,并在所述驅動裝置的驅動下,壓向所述夾具主體,進而將所述工件,緊固的壓持在所述夾具主體上。
進一步的,其中所述工件的主體構型包括圓柱體構型。
進一步的,其中所述夾具主體上設有定位座,所述工件壓持在所述定位座上。
進一步的,其中所述夾具主體上設有2個定位座,兩者成對稱布置。
進一步的,其中所述定位座上設置有定位槽,用于容置所述工件。其具體構型可以是V型,但不限于。
進一步的,其中所述側壓板上,設置有容置槽,用于容置所述工件。
進一步的,其中所述驅動裝置包括液壓驅動裝置。
進一步的,其中所述驅動裝置包括電機驅動裝置。
進一步的,其中所述夾持主體的下部,還設置有定位底座,用于收容所述工件。
進一步的,其中所述底座上設置有花鍵套。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發明涉及的一種工件的夾持裝置,其利用液壓驅動裝置,驅動其側壓板進行工件夾持,而非人力操作夾持,使得其既能保證工件的夾持效果,又能具有較高的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涉及的一個實施方式提供的一種工件的夾持裝置的側視圖;
圖2是圖1所示的一種工件的夾持裝置的俯視圖;
圖3是現有技術中,工件夾持方式的示意圖。
圖中的附圖標記說明如下。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發明涉及的一種工件的夾持裝置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請參閱圖1、2所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工件的夾持裝置,其包括夾具主體10以及側壓板20。其中所述側壓板20與一驅動裝置連接。
其中所述夾具主體10上設有2個定位座12,兩者成對稱布置。每個定位座12內設置有V型定位槽14。進一步的,所述夾具主體10的下部還設置有定位底座16。
使用時,待夾持工件18,先放置在所述夾具主體的定位底座16內,所述側壓板20在所述驅動裝置的驅動下,壓向所述夾具主體10,進而將所述工件,緊固的壓持在所述夾具主體10的所述定位槽14上。
為了取得較好的夾持效果,所述側壓板20的對應位置,也可設置容置槽22。進一步的,其中所述待夾持工件的主體構型,最好為圓柱體主體構型。
進一步的,為配合待夾持工件的下部構型,所述定位底座16內,還可設置相應的配接結構。例如,若待夾持工件的下部構型,是花鍵構型,則定位底座內,可相應的設置花鍵套。
而在不同實施方式中,所述驅動裝置可以是液壓驅動裝置、電機驅動裝置等等中的一種或多種,并不限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格林精密部件(蘇州)有限公司,未經格林精密部件(蘇州)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1740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氣缸驅動自動上下料機構及方法
- 下一篇:基于水平指示調節的防松式機床支撐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