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交聯電纜中交聯反應副產物殘留量的檢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116077.4 | 申請日: | 2016-0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84536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20 |
| 發明(設計)人: | 黎照銘;劉和平;陳華;楊明明;朱衛明;譚立彩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嶺南電纜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5/04 | 分類號: | G01N5/04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越秀區哲力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李健富 |
| 地址: | 511442 廣東省廣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交聯 電纜 反應 副產物 殘留 檢測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交聯反應副產物殘留量檢測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交聯電纜中交 聯反應副產物殘留量的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高壓、超高壓交聯電纜的主絕緣XLPE是由聚乙烯和交聯劑(DCP)經交 聯反應而形成,其分子為網狀結構。XLPE絕緣熱膨脹系數很大,在交聯溫度下, 其線脹系數是銅的20~30倍,所以在生產過程中,XLPE絕緣會產生熱機械應 力,由于絕緣內應力的存在,導致絕緣線芯熱收縮率偏大,并影響電纜與終端 和接頭的安裝配合和使用壽命。與此同時,在交聯生產過程中,DCP與聚乙烯 反應會產生甲烷、水、枯基醇和苯乙酮等多種副產物,這些副產物均為可揮發 性物質,并嚴重影響絕緣的品質,特別是降低了XLPE絕緣的脈沖擊穿場強和 樹枝起始電壓,增加了XLPE絕緣的介質損耗角正切。因110kV及以上交聯電 纜絕緣厚度較大,交聯副產物在自然條件下很難揮發(一般需要很長時間),所 以交聯后的絕緣線芯必須放置到烘房進行脫氣處理,這樣不僅可更徹底消除絕 緣熱機械應力,還可徹底消除交聯過程產生的副產物。
目前,高壓交聯電纜去氣已經由自然放置的辦法逐漸轉換為用烘房去氣的 辦法,因110kV及以上交聯電纜絕緣厚度較大,交聯副產物在自然條件下很難 揮發(一般需要很長時間),另外,由于自然放置需要過長的時間,影響了生產 進度,同時延長了交貨的周期。雖然普遍都采用了烘房去氣的方式,但是大家 基本都沒有較科學、有效的實驗方法去檢測交聯絕緣線芯副產物殘留量。目前, 很多廠家為了節約成本就省略此試驗,也沒對去氣效果的評估進行實際性的研 究,同時在國家檢驗標準也沒有明文規定。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較為準確的檢測交聯電纜中交聯反應副產 物殘留量、反映交聯電纜去氣處理效果的檢測方法。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交聯電纜中交聯反應副產物殘留量的檢測方法,所述交聯電纜為經去 氣處理后的交聯電纜,包括如下步驟:
a.取交聯電纜,然后截取出兩端平整的交聯電纜段,然后在恒溫恒濕的環 境下稱重,記錄交聯電纜段的重量為W0;
b.將經過a步驟得到的交聯電纜段置于烘箱之中,在65-75℃的溫度下烘 烤24小時;
c.將經過b步驟處理的交聯電纜段從烘箱中取出,放入干燥器中,然后對 交聯電纜段進行稱重,稱重的環境與a步驟中的稱重環境相同,然后記錄此時 交聯電纜段的重量為W;
d.通過如下公式計算交聯電纜的交聯反應副產物殘留量η:η=(W0-W)/ W0×100%。
本發明中,優選的方案為所述交聯電纜段的長度為80-120mm。
本發明中,優選的方案為截取至少3個交聯電纜段,然后經過a步驟測出 各個交聯電纜段的重量,并求平均值W0平均;然后經過b步驟和c步驟測出各個 交聯電纜段的重量,并求平均值W平均;然后通過如下公式計算交聯電纜的交聯 反應副產物殘留量η:η=(W0平均-W平均)/W0平均×100%。
本發明中,優選的方案為在步驟b中,每隔4h將交聯電纜段從烘箱中取出, 放入干燥器中,然后對交聯電纜段進行稱重,稱重后繼續放回烘箱中;稱重的 環境與a步驟中的稱重環境相同,分別記錄稱量出的交聯電纜段的重量WN,其 中N為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6的整數;并分別計算出交聯電纜段的熱損失重量, 所述熱損失重量W損失=W0-WN。
本發明中,優選的方案為所述a步驟稱重環境的溫度為15-25℃、濕度為 45-60%。
本發明中,優選的方案為所述稱重用的設備為電子天平。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采用本發明的方法,在交聯電纜 中截取出交聯線纜段,并將兩端處理平整,副產物在交聯線纜段中分布比較均 勻,同時能夠避免交聯電纜干燥過度,容易吸潮而造成的誤差;將交聯線纜段 從烘箱中取出時,先放入干燥器中再稱重,能夠避免空氣中的水分帶來的影響, 進一步提升了實驗的準確性;本發明的方法,能夠較為準確的檢測經去氣處理 后的交聯電纜中交聯反應副產物的殘留量,能夠反映去氣效果,指導去氣工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嶺南電纜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嶺南電纜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1607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