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循環式銅棒拉絲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109967.2 | 申請日: | 2016-0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89420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14 |
| 發明(設計)人: | 徐軍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鎮江永沃銅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C1/18 | 分類號: | B21C1/18;B21C1/28;B21C1/32 |
| 代理公司: | 南京匯盛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32238 | 代理人: | 陳揚 |
| 地址: | 2121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循壞式銅棒 拉絲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循環式銅棒拉絲機。
背景技術:
現有的銅棒拉絲機自動化程度低,絕大多數為直線往復式,每完成一次拉絲過程,需人工調節開關從而使得拉絲機做一次回車運動。自動化程度低,工作效率低。
因此,確有必要對現有技術進行改進以解決現有技術之不足。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而提供一種循環式銅棒拉絲機。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有:一種循環式銅棒拉絲機,包括支撐架、傳動鏈、夾具體、驅動板和銅棒拉絲模,兩所述傳動鏈相互平行地轉動連接在支撐架上,且兩傳動鏈之間形成有卸料間隙,至少一個夾具體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在兩傳動鏈上,驅動板固定連接于支撐架上且位于卸料間隙的上方,銅棒拉絲模設于支撐架的左側;
所述夾具體包括上夾板、下夾板、連接板、立桿、拉簧、滾輪和棘齒塊,所述立桿和連接板分別固定連接在下夾板的上下端面上,上夾板鉸接在立桿上,拉簧設于立桿右側,且拉簧的上下兩端分別與上、下夾板固定連接,兩滾輪滾動連接在上夾板上,兩棘齒塊分別插接在上、下夾板上。
進一步地,所述上夾板上設有上插槽,下夾板上設有下插槽,所述上插槽和下插槽內均設有螺紋連接孔。
進一步地,所述上插槽與下插槽均為燕尾槽。
進一步地,所述棘齒塊上設有螺紋通孔。
進一步地,所述驅動板的兩端分別設有斜面。
進一步地,所述斜面的角度不大于10°。
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自動化程度高,能夠實現連續加工過程,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勞動時間。
附圖說明:
圖 1 為本發明主視結構圖。
圖 2 為本發明俯視結構圖。
圖 3 為本發明中夾具體與驅動板在支撐架上的局部放大圖。
圖 4 為本發明中夾具體的結構圖。
圖 5 為本發明中棘齒塊分別插接在上、下夾板中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本發明一種循環式銅棒拉絲機,包括支撐架1、傳動鏈2、夾具體3、驅動板4和銅棒拉絲模5,兩根傳動鏈2相互平行地轉動連接在支撐架1上,且兩傳動鏈2之間形成有卸料間隙100。夾具體3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在兩傳動鏈2上,驅動板4固定連接在支撐架1上,且位于卸料間隙100的上方,銅棒拉絲模5設于支撐架1的左側。
本發明為能保證工作的連續性,夾具體3設有4個,且每個夾具體3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在兩傳動鏈2上。
本發明中的銅棒拉絲模5與現有技術中的銅棒拉絲模5的結構相似,故不再對本發明中的銅棒拉絲模5的結構進行贅述。
如圖3和圖4,夾具體3包括上夾板31、下夾板32、連接板33、立桿34、拉簧35、滾輪36和棘齒塊37,兩連接板33固定連接在下夾板32的下端面上,立桿34垂直連接在下夾板32的上端面上,上夾板31鉸接在立桿34上,拉簧35設于立桿34的右側,且拉簧35的上下兩端分別與上夾板31和下夾板32固定連接,兩滾輪36滾動連接在上夾板31的上端面上,兩棘齒塊37分別插接在上夾板31和下夾板32上。夾具體3通過兩連接板33與兩傳動鏈2相連。
結合圖5,在上夾板31上設有上插槽310,下夾板32上設有下插槽320。本發明為防止棘齒塊7在銅棒拉絲過程中在上、下插槽內發生移動,在上插槽310和下插槽320內均設有螺紋連接孔。在棘齒塊7上設有螺紋通孔370。
本發明中上夾板31上的上插槽310與下夾板32上的下插槽320均為燕尾槽。
本發明為便于滾輪36移動與脫離驅動板4,在驅動板4的兩端分別設有斜面41,該斜面41的角度不大于10°。
當夾具體3上的滾輪36與驅動板4的左側斜面41相觸接時,將銅棒400的一端穿過銅棒拉絲模5并置于夾具體3的上夾板31與下夾板32之間,隨著傳動鏈2的繼續運動,滾輪36在驅動板4上滾動,滾輪36下壓上夾板31,上夾板31繞立桿34上的鉸接點逆時針轉動,拉簧35被拉長。隨著傳動鏈2的繼續運動,夾具體3夾持銅棒400向右運動,完成銅棒400的拉絲過程。待夾具體3上的滾輪36脫離驅動板4后,銅棒400在自重作用下,掉落至兩傳動鏈2之間的卸料間隙100中。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這些改進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鎮江永沃銅業有限公司,未經鎮江永沃銅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0996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智能檢測的鈑金折彎加工裝置
- 下一篇:一種控制斜軋穿孔機擺尾量的方法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