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光唇魚產卵池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109548.9 | 申請日: | 2016-0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57600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27 |
| 發明(設計)人: | 甘成敘;汪勇翔;魏澤能;林衍峰;徐金開;盛維忠;張新潮;姚金標;吳文勝;聞光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山市鼎新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K61/17 | 分類號: | A01K61/17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沈陳;楊大慶 |
| 地址: | 245200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光唇魚 產卵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光唇魚產卵池,包括親魚池和分離池,在親魚池底部設置有集卵池,在親魚池和集卵池之間設置有產卵床,在產卵床上鋪有砂礫,砂礫之間留有空隙使卵粒能隨水流進入集卵池而將親魚阻擋在產卵床上方;親魚池上部設有進水口,集卵池的底部設置有排水集卵管,該排水集卵管上設置有豎管和倒U型管;所述分離池上設有溢流口,在分離池的底端還設置有采卵閥。本發明中親魚池內的卵粒產出后快速隨水流穿過產卵床進入集卵池,避免了被親魚吞食;分離池的設計能簡便高效地收集受精卵,減輕了人工撈卵的高強度操作,避免了對親魚產卵行為的干擾。本發明結構簡單,成本低廉,省時省力,親魚產卵率、受精率超過90%,受精卵收集率達到98%以上。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淡水魚類的育苗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光唇魚產卵池。
背景技術
光唇魚(Acrossocheilus fasciatus)俗稱石斑魚,分布于我國南方山區,生活于水質清澈、砂礫底質的山澗溪流和江河中上游等急流環境中,在水溫18~27℃時產卵,產卵季節一般為5~8月,繁殖盛期為6~7月,為溪流性名貴經濟魚類,極具開發利用價值。
在光唇魚人工繁殖中,大多將盛裝砂礫的敞口容器置于產卵池底部,親魚在砂礫上產卵授精,用人工將受精卵與砂礫分離撈出轉移至孵化池,產卵過程中親魚會大量吞食受精卵,最終只能得到50%~60%的受精卵。此外,由于光唇魚個體小、體質嬌嫩,在現有人工養殖條件下難以自然繁殖,因此極大限制了規模化養殖發展。
發明內容
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一種光唇魚產卵池,以解決現有光唇魚人工繁殖中受精卵損失量大,人工撈取受精卵費時費力,以及干擾親魚使產卵量下降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光唇魚產卵池,包括親魚池和分離池。其中,親魚池底部設置有集卵池,在親魚池和集卵池之間從上往下依次設置有產卵床和攔魚柵。所述集卵池的底部還設置有排水集卵管。
上述親魚池底部向集卵池傾斜,將親魚池底部設置成斜面能使散布的卵粒易于集中到產卵床區域,避免沉積在池底而被親魚吞食。
優選的,上述集卵池為漏斗形結構,該漏斗形結構能使集卵池中的卵粒全部迅速及時進入排水集卵管。
產卵床底部為柵條或網孔狀結構,柵條間距或網孔尺寸小于攔魚柵間距而大于卵粒直徑;所述產卵床上鋪有一層砂礫,砂礫之間留有空隙使卵粒能隨水流進入集卵池。
上述攔魚柵可阻隔親魚進入集卵池,而卵粒和水流則能通過攔魚柵流入集卵池。
上述親魚池設有進水口和排水口,其中,進水口設在魚池上部,沿池壁切線逆時針方向進水,使親魚池內形成逆時針旋渦水流,排水口位于池底中心位置,水流從魚池表面沿池周向下、向魚池中央流動,經產卵床、攔魚柵、集卵池、排水集卵管流出。旋渦狀水流使親魚排在產卵床表面的卵粒和精液能快速流入集卵池和排水集卵管,避免了被親魚吞食,流動過程中流速加快,卵粒和精子不斷翻滾碰撞,提高了受精率。在地球旋轉引起的科氏力的作用下,北半球地區的自然水流旋渦為逆時針方向,沿池壁切線逆時針方向進水,能以較小水量和水流沖擊力形成穩定的逆時針方向旋渦狀水流,在南半球地區則應按順時針方向設置。
進一步的,在進水口上設置有進水閥,調節進水閥能控制進水流量和流速。
前述排水集卵管上設置有豎管和底閥,豎管上部設置倒U型管,倒U型管的排水口淹沒在分離池水面之下,水流和卵粒通過排水集卵管、豎管和倒U型管流入分離池。這樣設置可保證親魚池和分離池的水面高度保持一致,卵粒隨水流平穩地進入分離池,避免跌落沖擊對受精卵造成傷害。在排水集卵管的一端設置底閥有利于清理親魚池和管道內的污染物。
在分離池的池壁上部設有溢流口,內部裝設有篩網,該篩網的高度高于分離池液面頂部,網孔小于卵粒直徑,能將卵粒阻留在分離池內部,讓水流通過篩網溢出分離池。上述分離池底部為漏斗形結構,底端設置采卵閥,當分離池內卵粒達到一定數量時,開啟采卵閥將卵粒放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山市鼎新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未經黃山市鼎新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09548.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應用于鮮活水產運輸車的間隔供氧裝置
- 下一篇:一種用于蜂箱內部氣體的采集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