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鈮酸鈦/碳復合電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107404.X | 申請日: | 2016-0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52346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04 |
| 發明(設計)人: | 劉光印;張瑞雪;郭佳莉;趙強;柳文敏;楊浩;包曉玉;鮑克燕;季曉廣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陽師范學院 |
| 主分類號: | H01M4/36 | 分類號: | H01M4/36;H01M4/58;H01M4/62;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國昊天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劉戈 |
| 地址: | 473061 河南***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鈮酸鈦 復合 電極 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申請屬于鋰離子電池材料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鈮酸鈦/碳復合電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鋰離子電池廣泛應用于手機、數碼相機等電子產品中,目前正在向電動工具、電動車、電網儲能等領域延伸發展,這就要求鋰離子電池具有高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和安全性。當前商業化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主要以石墨類碳材料為主,雖然其具有較好的循環性能和低廉的價格,但是由于其嵌鋰電位低,在大電流充放電或過充時易引發安全性問題。此外,碳材料的倍率性能較差,不能進行快速充放電。因此,急需開發新型的高性能負極材料。
近年來,鈮基化合物(例如:Nb2O5,LiNb3O8,TiNb2O7等)由于具有高的氧化還原電位(1.0-2.0V),可以有效的抑制有機電解液的分解,具有較高的安全性。此外,鈮基化合物的可逆放電比容量一般在300mAh/g左右,與商業化的碳材料相當。所以,鈮基化合物開始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最近,Lin等人首次報道了鈮酸鈦(TiNb6O17)作為新型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表現出優良的電化學性能,在0.1C倍率下的首次放電比容量為383mAh/g,在5C倍率下經過100次循環后保持在178mAh/g.(ChunfuLin,GuizhenWang,ShuiweiLin,JianbaoJi,LiLu.TiNb6O17:anewelectrodematerialforlithium-ionbatteries.Chem.Commun.2015,51:8970-8973.)。雖然Lin等人制備的鈮酸鈦材料在低倍率下的性能較好,但是其在大倍率下的性能還有待進一步提高。TiNb6O17與其它鈮基化合物類似,其電子和離子電導率較低,這也是導致其倍率性能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申請針對TiNb6O17材料因其電導率低導致的倍率性能低的問題,提供了一種鈮酸鈦/碳復合電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制備方法工藝簡單、操作方便,易于規模化生產,并且產品的倍率性能優異。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公開了一種鈮酸鈦/碳復合電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稱取二氧化鈦、氧化鈮和碳源,將這三種物質置于球磨罐中,以乙醇為分散介質,在球磨機上球磨,使原料充分混合;
b、將步驟a所得混合物干燥,得到前驅體;
c、將步驟b所得前驅體在惰性氣體保護下煅燒,自然降溫至常溫后即得鈮酸鈦/碳復合電極材料。
進一步地,步驟a中二氧化鈦和氧化鈮中的Ti和Nb的原子比為1:5.5-1:6.5;所述碳源的質量為二氧化鈦和氧化鈮總質量的0.5%-50%。
進一步地,步驟a中的二氧化鈦為金紅石型二氧化鈦、銳鈦礦型二氧化鈦、P25型二氧化鈦中的一種或幾種;步驟a中的氧化鈮為二氧化鈮、五氧化二鈮、三氧化二鈮中的一種或幾種。
進一步地,步驟a中的碳源為檸檬酸、葡萄糖、蔗糖、炭黑、乙炔黑、石墨、石墨烯、氧化石墨烯中的一種或幾種。
進一步地,步驟a中的球磨轉速為200-850轉/分鐘,所述球磨時間為0.5-30小時。
進一步地,步驟b中的干燥溫度為60-110℃。
進一步地,步驟c中的惰性氣氛為氮氣、氬氣中的一種或其混合氣體。
進一步地,步驟c中煅燒溫度為700-1400℃;煅燒時間為1-56小時。
進一步地,步驟c中的煅燒時間為6-40小時。
本申請還公開了一種由上述制備方法制備得到的鈮酸鈦/碳復合電極材料,該鈮酸鈦/碳復合電極材料中的碳含量為0.5-20wt%。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申請可以獲得包括以下技術效果:
1)本發明利用一步高溫固相法原位合成了鈮酸鈦/碳復合電極材料,提高了材料的電導率,同時碳層的包覆對鈮酸鈦的顆粒增大現象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本發明制備工藝簡單、操作方便、價格低廉,易于規模化工業生產。
3)本發明制備的鈮酸鈦/碳復合電極材料具有優異的倍率循環性能,在5和10C倍率下經過50次循環后的放電比容量保持在225.5和214.3mAh/g,幾乎沒有衰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陽師范學院,未經南陽師范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0740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