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胃熱痰瘀型肥胖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107067.4 | 申請日: | 2016-0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63837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15 |
| 發明(設計)人: | 周紅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周紅梅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9 | 分類號: | A61K36/899;A61P3/04;A61K3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但玉梅 |
| 地址: | 530012 廣西壯族自治區***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胃熱痰瘀型 肥胖 中藥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外用減肥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胃熱痰瘀型肥胖的中藥及其制備 方法。
【背景技術】
肥胖癥是一種由多種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謝性疾病,以體內脂肪細胞的體積和細胞數增加 致體脂占體重的百分比異常增高并在某些局部過多沉積脂肪為特點。近年來,全世界肥胖癥 發病率都呈上升的趨勢,已成為全球首要健康問題擺在人們面前。
目前,市面上所售的減肥藥多為西藥制劑,肥胖病人長期服用西藥減肥藥,副作用極大, 給病人帶來痛苦,減掉后反彈率極高。中醫對于肥胖的認識早有記載,認為肥胖發生的原因 多與“濕、痰、虛”有關。中醫根據癥狀的不同一般把肥胖簡單分為四型:攝取過多食物造 成肌肉精實的胃熱痰瘀型、虛胖的脾虛濕阻型,老年、更年期的肝腎兩虛型及壓力造成的肝 氣郁滯型等。胃熱痰瘀型肥胖是以胃熱為主者,胃脘灼熱疼痛明顯,并伴有能食易饑。古方 中醫指出:胃熱痰瘀型肥胖有面紅身熱、口干、口苦、口臭、喜歡冷飲食、心煩、小便少而 黃,舌質紅、苔黃燥,脈滑數的表現。平時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這類人肌肉結實、容易口渴、 食量大、愛吃冰。有針對千人的肥胖研究數據顯示,36%~38%的肥胖屬于這種類型,且以男 性居多。臨床上治療原則是:清胃熱,通過耳針或針灸神門穴抑制食欲,減少熱量攝取,同 時加速代謝,利用排便方法來降火氣。然而通過針灸施治,需要專業的醫護人員具有專業的 操作手法,且需要患者長時間的配合,故不被大多數患者采納。采用中醫辯證論治原則的中 藥可以根據不同的癥形和發病的原因對肥胖進行治療,并取得較好的療效。然而,現有的中 藥并沒有針對肥胖者的癥形進行對癥治療,因此治療效果并不好,甚至因為不對癥而延誤病 情。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發明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用于胃熱痰瘀型肥胖的中藥及 其制備方法,該中藥專門針對胃熱痰瘀型的肥胖而研發,采用十多味中藥相互配合,通過清 胃熱、消除淤積的廢水廢脂、控制食欲、補充津液,逐步控制食欲、消耗身體多余的脂肪, 達到輕身降脂的治療效果,具有針對性高,療效好的特點。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用于胃熱痰瘀型肥胖的中藥,是由以下中草藥按重量份組合制成:虎掌草100-130 份,滑石50-75份,黃瓜根60-90份,肉蓯蓉100-120份,牛耳大黃60-90份,假蒟48-65 份,桑葉48-65份,六安瓜片48-60份,打破碗花花90-115份,芭蕉根70-90份,鉤藤65-95 份,蘆根60-90份,炙甘草80-100份。
進一步優選地,該治療胃熱痰瘀型肥胖的中藥是由以下中草藥按重量份組合制成:虎掌 草110-120份,滑石60-70份,黃瓜根70-80份,肉蓯蓉105-110份,牛耳大黃70-80份, 假蒟50-60份,桑葉50-60份,六安瓜片50-55份,打破碗花花100-105份,芭蕉根75-85 份,鉤藤70-90份,蘆根75-85份,炙甘草90-98份。
進一步優選地,該治療胃熱痰瘀型肥胖的中藥是由以下中草藥按重量份組合制成:虎掌 草115份,滑石65份,黃瓜根75份,肉蓯蓉108份,牛耳大黃75份,假蒟52份,六安瓜 片54份,桑葉58份,打破碗花花102份,芭蕉根78份,鉤藤80份,蘆根80份,炙甘草 95份。
本發明還提供上述中藥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取虎掌草用白酒浸泡一周后濾過取濾液備用;
(2)取滑石、黃瓜根、肉蓯蓉、牛耳大黃、假蒟、六安瓜片、桑葉、打破碗花花、芭蕉 根、鉤藤、蘆根、炙甘草加水煎煮,煎煮液濾過,取濾液濃縮為清膏;
(3)將步驟(2)所得清膏于攪拌下加入乙醇,靜置,取上清液回收乙醇;
(4)將步驟(3)回收乙醇后的上清液與步驟(1)所得的濾液合并,濃縮至20-40℃相 對密度為1.28-1.35的稠膏。
進一步優選地,步驟(1)具體為將虎掌草用10-15倍量、體積濃度為50-55%的白酒浸 泡一周,然后濾過取濾液備用。
進一步優選地,步驟(2)具體為取滑石、黃瓜根、肉蓯蓉、牛耳大黃、假蒟、六安瓜片、 桑葉、打破碗花花、芭蕉根、鉤藤、蘆根、炙甘草加8-10倍量的水煎煮2-3次,每次20-30 分鐘,煎煮液過濾,合并濾液,濃縮為20-25℃時相對密度為1.20-1.25的清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周紅梅,未經周紅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0706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表面平面精準檢測裝置
- 下一篇:一種治療咳嗽的中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