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深基坑場地塔吊基礎施工的拼裝式沉井護筒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106950.1 | 申請日: | 2016-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44596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26 |
| 發明(設計)人: | 張偉;彭寶安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藍天創先科技服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27/44 | 分類號: | E02D27/44;E02D27/42;E02D27/18;E02D2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555 山東省青島***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坑 場地 塔吊 基礎 施工 拼裝 沉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主要用于建筑工程的塔吊基礎施工,也可用于小型沉井施工,屬于建筑工程施工領域。
背景技術
在建筑工程領域,一般施工高層建筑及裙樓時,需在深基坑開挖前首先要施工塔吊基礎,再安裝塔吊,以便在后續深基坑開挖及支撐梁施工過程中提供垂直運輸和水平運輸,這種情況在現代建筑工程中普遍存在。一般的塔吊基礎施工方式是先施工灌注樁,再在自然地面標高左右位置施工塔吊基礎并與灌注樁樁頭相連,形成塔吊的基礎體系,待塔吊基礎混凝土強度達到百分之百后,再安裝塔吊。在后續的深基坑開挖過程中,支撐塔吊基礎的灌注樁會露出土層外,施工機具,特別是挖掘機可能碰撞灌注樁,明顯存在安全隱患;當建筑物地下工程施工完成拆卸塔吊后,又需拆除塔吊基礎和灌注樁,費工費時,極不經濟。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了上述問題,它是利用沉井施工原理,先將3片弧形板(1)組合安裝成一節沉井護筒,在每節護筒內分節開挖,分節下沉護筒并安裝下一節護筒,直至護筒下端下沉至深基坑地板以下,在沉井護筒內施工塔吊基礎,實際上是將目前的塔吊基礎由地面移至深基坑地板以下,避免了灌注樁施工;當塔吊基礎混凝土強度達到百分之百后,在沉井護筒內分節安裝塔吊塔身直至出沉井護筒外,在沉井護筒外繼續安裝塔吊塔身至整個塔吊安裝完成;在其后的深基坑開挖時,沉井護筒又可以保護塔吊塔身不被挖掘機碰撞,消除了安全隱患;當建筑物地下工程施工完需拆卸塔吊時,只需拆卸塔吊及沉井護筒,塔吊基礎則埋在深基坑地板以下,拆卸的沉井護筒還可以重復利用,節省了大量施工費用。
我國目前的塔吊基礎普遍采用長6米,寬6米的方形基礎,當然也有其它基礎形式,為了便于本發明的通用性,本發明的塔吊基礎可以設計成直徑7米的圓形基礎,沉井護筒同樣設計成直徑7米的圓筒,可以作為圓形塔吊基礎的模板,節約了基礎模板費用;為了便于運輸安裝,本發明由3片弧形板(1)組合安裝成每節沉井護筒,每節沉井護筒高度約2米左右,所以本發明弧形板(1)每片弧長約7米,高度2米,厚度約20毫米(厚度需按設計確定),重量約2噸,完全滿足城市道路運輸的要求,本發明全部構件均可批量生產,可降低制造成本。
本發明每節沉井護筒由3片弧形板(1)與連接板(2)連接組成,加上3根水平支撐梁(3)組成水平支撐體系,可以形成三角形支撐,受力合理,節省材料;另外,3根水平支撐梁(3)組成的水平支撐,不影響中間塔吊塔身的安裝。當然,沉井護筒也可以由1片、2片或多片弧形板(1)組成,并不影響本發明的實質性內容。
本發明主要由弧形板(1)、連接板(2)、水平支撐梁(3)組成;弧形板(1)兩端有多個連接孔C(11);連接板(2)有多個連接孔B(7);支撐梁連接板(8)焊接在連接板(2)上,支撐梁連接板(8)帶有連接孔A(4);連接槽(9)焊接在弧形板(1)的上端,槽內安裝止水帶(10);螺栓(5)穿過連接板(2)的連接孔B(7)、弧形板(1)的連接孔C(11)并擰緊螺帽(6)將兩片弧形板(1)連接,用同樣的方法將第三片弧形板(1)連接,三片弧形板(1)相連組成一節沉井護筒;將上一節護筒的弧形板(1)的下端插入下一節護筒的弧形板(1)上端的連接槽(9)內完成上下節護筒的連接;水平支撐梁(3)兩端有螺栓孔,將螺栓穿過水平支撐梁(3)端頭的螺栓孔并穿過支撐梁連接板(8)的連接孔A(4),用螺帽擰緊螺栓完成第一根水平支撐梁(3)與連接板(2)的連接,用同樣的方法將其余兩根水平支撐梁(3)與連接板(2)連接,三根水平支撐梁(3)形成護筒的水平支撐體系;需說明:連接板(2)與弧形板(1)相連時,兩板之間安裝有止水條,防止地下水滲入;螺栓(5)、螺帽(6)與弧形板(1)、連接板(2)的接觸面都安裝有止水墊片,防止地下水滲入。
附圖說明
附圖標記說明:1-弧形板,2-連接板,3-水平支撐梁,4-連接孔A,5-螺栓,6-螺帽,7-連接孔B,8-支撐梁連接板,9-連接槽,10-止水帶,11-連接孔C。
圖1是本發明的俯視圖。
圖2是本發明弧形板(1)與連接板(2)連接的大樣圖。
圖3是本發明連接板(2)的立面圖。
圖4是本發明弧形板(1)上下連接大樣圖。
圖5是本發明相鄰兩片弧形板(1)的拼接局部立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圖2、圖3、圖4、圖5,先平整沉井位置場地,吊裝兩片弧形板1,在連接板2與弧形板1的表面之間安裝橡膠止水帶,將螺栓5穿過連接板2的連接孔B7、弧形板1的連接孔C11并擰上螺帽6將兩片弧形板1連接,再吊裝第三片弧形板1,用同樣的方法與先前的兩片弧形板1連接形成第一節沉井護筒,開挖沉井內的土方,使沉井護筒下沉,下沉到一節護筒高度后,將止水帶10安裝在第一節沉井護筒的連接槽9內,再將第二節護筒弧形板1的下端插入第一節護筒弧形板1上端的連接槽9內,將3片弧形板1連接后在護筒內開挖第二節高度的土方并下沉第二節護筒,用同樣的方法依次安裝第三節護筒、開挖土方及下沉護筒直到護筒下端下沉至設計標高,澆筑封底混凝土,形成一個安全的止水井道;當沉井下降到一定高度后,土側壓力將越來越大,需要在沉護筒內安裝水平支撐梁3,水平支撐梁3兩端用螺栓通過連接孔A4與連接板2相連形成水平支撐體系;當然,為了安全起見,當沉井下沉完成后,應安裝全部的水平支撐梁3;最后,在沉井內施工塔吊基礎,安裝塔吊;當后續的深基坑開挖時,沉井護筒會完全露出土層外,護筒可以保護塔吊塔身不被挖掘機碰撞或其他機具碰撞,消除了安全隱患;當建筑物地下工程施工完需拆卸塔吊時,需先拆卸塔吊,再依次由上而下拆卸每節護筒的水平支撐梁3及弧形板1,直至全部拆卸完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藍天創先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未經青島藍天創先科技服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0695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裝配式混凝土管狀砌塊生態擋土墻
- 下一篇:大型松散土、石體邊坡防護結構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