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天然氣加氣子站復合壓縮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105733.0 | 申請日: | 2016-0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70082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11 |
| 發明(設計)人: | 王榮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蚌埠市榮強壓縮機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B35/04 | 分類號: | F04B35/04;F04B25/00;F04B39/06;F04B39/10 |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4102 | 代理人: | 王琪;和聚龍 |
| 地址: | 233020 安徽省蚌***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天然氣 加氣子站 復合 壓縮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天然氣加氣子站復合壓縮裝置。
背景技術
傳統天然氣加氣子站卸車工藝流程是,槽車從母站拉來的天然氣經過卸 氣柱計量,通過子站壓縮機增壓后,進入儲氣裝置儲存和售氣機售氣,由于 傳統子站壓縮機是二級壓縮,所以槽車里有3MPa壓力的天然氣不能卸掉,以 20m3水容積槽車為例,有620m3的天然氣存在槽車里,即增加了運輸成本有 減少了裝車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便于靈活控制的天然氣加氣子站 復合壓縮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天然氣加氣子站復合壓縮裝置, 包括進口、出口、高壓端壓縮機、至少一個電動機、低壓端壓縮機、緩沖罐、 冷卻器組和若干控制閥,高壓端壓縮機內設有至少一級壓縮,低壓端壓縮機內 也設有至少一級壓縮;
所述電動機用于驅動高壓端壓縮機和低端壓縮機;
冷卻器組內設有與高壓端壓縮機對應的至少一級高壓冷卻和與低壓端壓 縮機對應的至少一級低壓冷卻;
通過管路依次連接進口、高壓端壓縮機、所述高壓冷卻、出口構成輸送 天然氣的第一壓縮通道,第一壓縮通道靠近進口位置上設有第一控制閥;
通過管路依次連接進口、緩沖罐、低壓端壓縮機、所述低壓冷卻、高壓 端壓縮機、所述高壓冷卻、出口構成輸送天然氣的第二壓縮通道,第二壓縮 通道靠近進口位置上設有第二控制閥,第二壓縮通道靠近高壓端壓縮機位置 上設有第三控制閥;
通過管路直接連接進口和出口構成輸送天然氣的輸送通道,輸送通道上 設有第四控制閥。
采用這樣的結構后,可以針對槽車內天然氣的壓強區別卸車,利用第一 壓縮通道、第二壓縮通道分別對槽車內的天然氣進行增壓,本裝置能把槽車 里的天然氣壓力卸到0.3MPa,20立方水容積槽車里只剩余80m3天然氣。
為了更清楚的理解本發明的技術內容,以下將本天然氣加氣子站復合壓 縮裝置簡稱為本裝置。
本裝置的電動機為一個雙軸伸電動機,雙軸伸電動機的一輸出軸與高壓 端壓縮機通過聯軸器連接,雙軸伸電動機的另一輸出軸與低端壓縮機通過電 磁離合器連接。
采用這樣的結構后,可以通過一臺電動機驅動高壓端壓縮機和低端壓縮 機,并且利用電磁離合器靈活操作低端壓縮機的運轉或者關閉。
本裝置的高壓端壓縮機為兩級壓縮,分別為第一高壓壓縮和第二高壓壓 縮,所述高壓冷卻為兩級冷卻,分別為第一高壓冷卻和第二高壓冷卻;
所述的低壓端壓縮為兩級壓縮,分別為第一低壓壓縮和第二低壓壓縮, 所述低壓冷卻為兩級冷卻,分別為第一低壓冷卻和第二低壓冷卻。
本裝置的第一控制閥、第二控制閥和第三控制閥都為氣動球閥;采用這 樣的結構后,氣動球閥具有執行速度快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裝置實施例的主視圖。
圖2是圖1的俯視圖。
圖3是本裝置實施例的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3所示
本裝置包括進口、出口、高壓端壓縮機1、電動機4、低壓端壓縮機2、 緩沖罐7、冷卻器組3和多個控制閥。
高壓端壓縮機1為兩級壓縮,分別為第一高壓壓縮1a和第二高壓壓縮1b。
低壓端壓縮機2為兩級壓縮,分別為第一低壓壓縮2a和第二低壓壓縮2b。
冷卻器組3內設有與高壓端壓縮機1對應的兩級高壓冷卻和與低壓端壓 縮機2對應的兩級低壓冷卻,兩級高壓冷卻分別為第一高壓冷卻3a和第二高 壓冷卻3b,兩級低壓冷卻分別為第一低壓冷卻3c和第二低壓冷卻3d。
電動機4為一個雙軸伸電動機4,雙軸伸電動機4的一輸出軸與高壓端壓 縮機1通過聯軸器5連接,雙軸伸電動機4的另一輸出軸與低端壓縮機通過 電磁離合器6連接。
通過管路依次連接進口、高壓端壓縮機1的第一高壓壓縮1a、冷卻器組 3的第一高壓冷卻3a、第二高壓壓縮1b、第二高壓冷卻3b、出口構成輸送天 然氣的第一壓縮通道,第一壓縮通道靠近進口位置上設有第一控制閥8a;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蚌埠市榮強壓縮機制造有限公司,未經蚌埠市榮強壓縮機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0573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