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信號配置方法、信息處理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105523.1 | 申請日: | 2016-0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2476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23 |
| 發明(設計)人: | 王小鵬;郁光輝;劉文豪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72/04 | 分類號: | H04W72/04;H04W4/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潘登 |
| 地址: | 518057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信號 配置 方法 信息處理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信號配置方法、信息處理方法及裝置,選擇一個預設時間段內包含的若干個同步窗來承載同步信號;根據同步信號與廣播信道之間預先設定的約束關系配置所述廣播信道;根據周期觸發或者非周期觸發的方式發送配置的信號,所述配置的信號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同步信號、廣播信道,且在所述一個預設時間段內完成一次完整的信號傳輸過程。其中,每個同步窗包括若干個連續的符號,由每個符號的若干個子載波承載同步信號,在所述預設時間段內完成同步信號的發送過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線通信技術,尤指一種信號配置方法、信息處理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各種各樣的無線電業務需求大量涌現,5G(第五代通信系統)作為下一代通信系統被提出。業界對5G系統的愿景為在任何地點和時間下任何人(物)傳遞任何數據,可以預見5G必將滲透到從生產到生活的各個方面,為工業和社會的轉型和變革提供必要的技術基礎。高頻通信系統由于具有豐富的頻率資源而成為5G通信系統的重要分支。高頻通信系統(屬于5G系統)的設計同樣需要滿足以上需求,因此在系統設計方面,高頻通信系統需要考慮對不同場景不同業務的支持,不同于目前的4G也即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LTE)通信系統,簡單、靈活、可擴展和節能是高頻移動通信系統設計的重要原則。
現有的LTE系統中下行同步信號的配置方法按照周期固定發送,每個周期內同步信號的位置,占用的符號個數都是固定的,且同步信號分為主同步信號和輔同步信號,這些設計都與高頻系統設計原則是相違背的,因此LTE的同步信號配置方法已經不適用于高頻系統。
而且在高頻通信系統中,雖然頻率資源豐富,但是高頻段具有自由傳播損耗較大,容易被氧氣吸收,受雨衰影響大等缺點,嚴重影響了高頻通信系統的覆蓋性能,而且高頻段符號時間縮短,發送的能量減少,這進一步降低了系統的覆蓋能力。因此LTE系統中的同步信號配置方式在5G尤其是高頻通信系統已經無法滿足覆蓋需求了,亟需重新設計同步信號的配置方法。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信號配置方法、信息處理方法及裝置,配置方式靈活可變,能夠滿足5G通信系統尤其是高頻通信系統的覆蓋需求。
為了達到本發明目的,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信號配置方法,包括:
選擇一個預設時間段內包含的若干個同步窗來承載同步信號;
其中,每個同步窗包括若干個連續的符號,由每個符號的若干個子載波承載同步信號,在所述預設時間段內完成同步信號的發送過程。
進一步的,所述方法還包括:
根據同步信號與廣播信道之間預先設定的約束關系配置所述廣播信道;
所述約束關系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一個承載同步信號的同步窗對應一個承載廣播信道的廣播窗,同步窗與廣播窗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為預設的;
同步窗承載的同步信號是否發送與所述同步窗對應的廣播窗承載的廣播信道是否發送是一致的;
每個同步窗內連續符號的個數p的取值與對應的每個廣播窗內連續符號個數k的取值一一對應,p的取值和k的取值均為正整數。
進一步的,所述方法還包括:
根據周期觸發或者非周期觸發的方式發送配置的信號,所述配置的信號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同步信號、廣播信道,且在所述一個預設時間段內完成一次完整的信號傳輸過程。
進一步的,所述選擇一個預設時間段內包含的若干個同步窗來承載同步信號,包括:
由發送端確定一個預設時間段內的每個同步窗是否承載同步信號;
若確定一個同步窗內承載同步信號,則在該同步窗包括的所有符號的相同的頻域位置承載同步信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0552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資源分配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控制信息的發送、接收方法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