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用于治療胃炎的中藥蜜丸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610105322.1 | 申請日: | 2016-0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63917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15 |
| 發(fā)明(設計)人: | 汪從獻 | 申請(專利權)人: | 太和縣中醫(yī)院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98 | 分類號: | A61K36/8998;A61K9/20;A61P1/04;A61K35/6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66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治療 胃炎 中藥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治療胃炎的中藥蜜丸,屬于中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胃炎是多種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急性和慢性炎癥,常伴有上皮 損傷、黏膜炎癥反應和上皮再生。胃炎是最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之一。 大多數(shù)胃炎患者有上腹痛,部分患者會感腹脹,一般伴有噯氣、出血、 食欲不振、反酸、惡心、嘔吐、乏力、便秘或腹瀉等等癥。目前市場 上用于治療胃炎的中藥制劑繁多,但是大多數(shù)存在著治療效果差,治 愈率低,容易反復發(fā)作的缺點。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用于治療胃炎 的中藥蜜丸。該中藥蜜丸治療效果好,見效快,治療周期短,治愈率 高,治愈后不復發(fā)。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用于治療胃炎的中藥蜜丸,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柴胡 8-12、白芍10-15、炒枳殼8-12、厚樸7-11、啟菱草15-20、姜半夏 9-14、陳皮8-12、黃荊根5-10、茯苓8-12、木腰子15-20、黃芩9-14、 黃連4-8、元胡8-12、甘草4-8、海螵蛸10-15、炒麥芽9-14、木棉 根12-18、炒白術7-11、蒲公英12-18。
優(yōu)選地,一種用于治療胃炎的中藥蜜丸,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 成:柴胡10、白芍12、炒枳殼10、厚樸10、啟菱草18、姜半夏10、 陳皮10、黃荊根8、茯苓10、木腰子18、黃芩10、黃連6、元胡10、 甘草6、海螵蛸12、炒麥芽10、木棉根16、炒白術10、蒲公英16。
一種用于治療胃炎的中藥蜜丸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茯苓、木腰子、炒白術、炒枳殼、炒麥芽、黃芩、黃連、 混合均勻,粉碎,過150-250目篩;
(2)將余下原料混合均勻,粉碎,過100-150目篩,加水煎煮 提取2次,每次加10-15倍量的水,每次煎煮2-3h,合并煎液,過 濾,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5-1.30的稠膏,冷凍干燥成粉末;
(3)將步驟(1)制得的粉末與步驟(2)制得的粉末混合均勻, 每100g藥粉加100-150g煉蜜制成大蜜九,即得。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fā)明針對胃炎”胃氣阻滯,胃失和降”的基本病機和胃炎多氣 郁多濕熱的特點,選用平胡、白芍、炒枳殼、厚樸、啟菱草等二十味 中藥相互協(xié)同作用,共達清熱利濕、健脾養(yǎng)胃、理氣解郁、和胃止痛、 消食化滯的功效,治療效果好,見效快,治療周期短,治愈率高,治 愈后不復發(fā),無不良反應。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用于治療胃炎的中藥蜜丸,由以下重量(g)的原料制成: 柴胡8、白芍10、炒枳殼8、厚樸7、啟菱草15、姜半夏9、陳皮8、 黃荊根5、茯苓8、木腰子15、黃芩9、黃連4、元胡8、甘草4、海 螵蛸10、炒麥芽9、木棉根12、炒白術7、蒲公英12。
一種用于治療胃炎的中藥蜜丸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茯苓、木腰子、炒白術、炒枳殼、炒麥芽、黃芩、黃連、 混合均勻,粉碎,過150目篩;
(2)將余下原料混合均勻,粉碎,過100目篩,加水煎煮提取 2次,每次加10倍量的水,每次煎煮2h,合并煎液,過濾,濾液濃 縮至相對密度為1.25的稠膏,冷凍干燥成粉末;
(3)將步驟(1)制得的粉末與步驟(2)制得的粉末混合均勻, 每100g藥粉加100g煉蜜制成大蜜九,即得。
實施例2
一種用于治療胃炎的中藥蜜丸,由以下重量(g)的原料制成: 柴胡10、白芍12、炒枳殼10、厚樸10、啟菱草18、姜半夏10、陳 皮10、黃荊根8、茯苓10、木腰子18、黃芩10、黃連6、元胡10、 甘草6、海螵蛸12、炒麥芽10、木棉根16、炒白術10、蒲公英16。
一種用于治療胃炎的中藥蜜丸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茯苓、木腰子、炒白術、炒枳殼、炒麥芽、黃芩、黃連、 混合均勻,粉碎,過200目篩;
(2)將余下原料混合均勻,粉碎,過120目篩,加水煎煮提取 2次,每次加12倍量的水,每次煎煮2.5h,合并煎液,過濾,濾液 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8的稠膏,冷凍干燥成粉末;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太和縣中醫(yī)院,未經(jīng)太和縣中醫(y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0532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