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無線通信技術的電能量計量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104908.6 | 申請日: | 2016-0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06889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25 |
| 發明(設計)人: | 高峰;劉振亮;康銳;王善東;姜燕;韓花;李玉娟;張學;胡延超;趙文;張芳;李洽;郭清華;王恩莉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章丘市供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22/10 | 分類號: | G01R22/10;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02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無線通信 技術 電能 量計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網配電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無線通信技術的電能量計量系統。
背景技術
電能量計量是配電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智能化不僅是配電領域智能化的必須,同時也符合國家“十二五”規劃中提出的推進物聯網的計劃;電能量計量設施作為電能量采集、記錄以及通訊的重要工具,其智能化將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多便利;隨著各學科的發展,計量設備的性能也有了進一步提高的空間,為了滿足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對電能量計量自動化提出的越來越高的要求,必須研究和開發性能更加良好的智能電表;電能計量系統不僅會反映電力用戶與電廠的信息,同時會進一步反映電力市場的運行狀況,有助于管理人員更好的調整電力設備,無形中調節電力消耗;如果不能廣泛而深入地實現電力計量的智能化,電力供應與需求間就會出現大的差距,以致于削弱已安裝的智能電網設備的效用,降低能源效率,也就使公共利益收到了損害。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存在的技術不足,提供一種基于無線通信技術的電能量計量系統,可以精準采集電能量數據、實現電能量遠程檢測,便于電力工作人員進行管理,進而實現電能量計量系統的智能化。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基于無線通信技術的電能量計量系統,包括電能量采集模塊、電能量計量模塊、信息傳遞模塊、顯示屏、電源模塊;電能量采集模塊連接到電能量計量模塊,電能量計量模塊的另一側連接到信息傳遞模塊,信息傳遞模塊的另一側連接到顯示屏;電源模塊連接有電能量采集模塊、電能量計量模塊、信息傳遞模塊和顯示屏;電源模塊包括型號為LM1117-5的電源芯片U1,型號為LM1117-3.3的電源芯片U2,變壓器T1,全橋整流電路D1;變壓器T1的副邊連接到全橋整流電路D1的輸入端,全橋整流電路D1的輸出端提供15V的電源VCC,同時連接到電源芯片U1的輸入端Vin引腳;電源芯片U1的輸出Vout引腳提供5V的電源VDD,同時連接到電源芯片U2的輸入Vin引腳;電源芯片U2的輸出Vout引腳提供3V3電源。
進一步優化本技術方案,所述的電能量采集模塊包括電阻R1、R2、R3、R4、R5、R6、R7、R8,電容C1、C2、C3、C4、C5、C6;其中電容C1和電阻R4連接交流電的零線后接地;電阻R1連接到交流電的相線上,另一端通過電阻R2連接到電阻R3,電阻R3的另一側連接有電容C2和電阻R5后接地;電阻R7串聯在交流電的相線上,兩端分別連接電阻R6、R8,電阻R6、R8的另一側分別通過連接電容C5、C6后接地。
進一步優化本技術方案,所述的電能量計量模塊包括型號為AD71056的電能量計量芯片U3,電阻R9、R10、R11,電容C13、C14、C15;其中電能量計量芯片U3的VDD、REF、S0、S1引腳連接到電源模塊提供的VDD電源,電能量計量芯片U3的REF引腳連接到電容C13和C14,電容C13和C14的另一側連接到的AGND引腳同時接地;電能量計量芯片U3的CF引腳連接到R10,R10的另一側連接電阻R9,同時作為電能量計量模塊的輸出端,將信號輸出給信息傳遞模塊;電能量計量芯片U3的RCLKIN和S1引腳分別通過電阻R11和電容C15接地。
進一步優化本技術方案,所述的信息傳遞模塊包括型號為CC2530的ZigBee芯片U4,型號為AT24C32的E2PROM芯片U6,按鍵S1,晶振Y1、Y2,電阻R13,電容C10、C11、C24、C25、C26;ZigBee芯片U4的P1_0和P0_7引腳分別連接E2PROM芯片U6的SCL和SDA引腳;ZigBee芯片U4的RST引腳連接有電容C26、按鍵S1和電阻R13,電阻R13的另一側連接到電源模塊提供的3V3電源;ZigBee芯片U4的p2_4/XCSC32K_Q1和p2_3/XCSC32K_Q2引腳連接到晶振Y1的兩側同時分別通過電容C10、C11接地,ZigBee芯片U4的XCSC_Q1和XCSC_Q2引腳連接到晶振Y2的兩側同時分別通過電容C24、C25接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章丘市供電公司,未經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章丘市供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0490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