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集成電路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610104420.3 | 申請日: | 2016-0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2363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1-10 |
| 發(fā)明(設計)人: | 顏孝璁;簡育生;葉達勛 | 申請(專利權)人: |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23/535 | 分類號: | H01L23/535 |
| 代理公司: | 72003 隆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昕巍;鄭泰強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集成電路 裝置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集成電路裝置,包括一傳輸線,傳輸線包括一第一接地線和一第一信號線。第一接地線包括一第一墊、一第二墊及一第一接合線,第一接合線為一種打線結構,連接第一墊與第二墊。第一信號線包括一第三墊、一第四墊及一第二接合線,第二接合線為一種打線結構,連接第三墊與第四墊。因此,傳輸線僅占用少量的集成電路面積,且可提供足夠低的特征阻抗。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有關于一種集成電路裝置,且特別涉及一種集成電路裝置中的傳輸線。
背景技術
普通電纜足以攜帶低頻交流電和聲音信號,傳輸線使用了特殊的結構和阻抗匹配的方法,承載電磁信號以最小的反射和最小的功率損耗到達接收端。大多數(shù)傳輸線的顯著特點是它們具有沿其長度方向均勻的橫截面尺寸,使得傳輸線有著一致的阻抗,被稱為特征阻抗,從而防止了反射的發(fā)生。傳輸線有多種形態(tài),例如平行線(梯線、雙絞線)、同軸電纜、帶狀線以及微帶線。電磁波的頻率與波長成反比。當線纜的長度與傳輸信號的波長相當時,就必須要使用傳輸線。
集成電路裝置中也需使用到傳輸線,其一般被制作為信號線與接地線平行的共平面波導結構,或信號線被接地線包圍的帶狀線結構。然而,為維持傳輸線有足夠低的特征阻抗,傳輸線須占據足夠大的區(qū)域。隨著集成電路尺寸制作的越來越小,因越先進工藝,其寄生電容越來越大,于集成電路中設計傳輸線變得越來越困難。
發(fā)明內容
鑒于以上的問題,本發(fā)明的一目的在于制作一種集成電路裝置的傳輸線,其不會占用或僅占用少量的集成電路面積,且可提供足夠低的特征阻抗。
本發(fā)明一實施例提供一種集成電路裝置,包括一傳輸線,傳輸線包括一第一接地線和一第一信號線。第一接地線包括一第一墊、一第二墊及一第一接合線,其為一種打線結構,連接第一墊與第二墊。第一信號線包括一第三墊、一第四墊及一第二接合線,其為一種打線結構,連接第三墊與第四墊。
本發(fā)明一實施例提供一種集成電路裝置,包括一傳輸線,包括一信號線和一接地線,其中信號線與接地線的一者包括一第一墊、一第二墊及一第一接合線,其為一種打線結構,連接第一墊與第二墊,其中信號線與接地線的一另一者包括一頂部金屬層,設置在一介電層上。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可以在于,本發(fā)明實施例傳輸線的部分或是全部的接地線及/或信號線接采用打線方式的接合線結構,此結構可節(jié)省集成電路的傳輸線所占用的空間,且可實現(xiàn)夠低的特征阻抗和與傳統(tǒng)芯片傳輸線較大的Q值。在集成電路尺寸制作用來越小條件下,可增加集成電路設計的變化,使得集成電路裝置的特性不因尺寸變小而降低,可減低集成電路設計的困難度,且增加集成電路設計的彈性。此外,本發(fā)明采用打線方式的傳輸線與芯片金屬線間具有較少的耦合(coupling)效應。
附圖說明
圖1顯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集成電路裝置的傳輸線的立體示意圖。
圖2顯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集成電路裝置的傳輸線的立體示意圖。
圖3顯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集成電路裝置的傳輸線的立體示意圖。
圖4顯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集成電路裝置的傳輸線的立體示意圖。
圖5顯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集成電路裝置的傳輸線的立體示意圖。
圖6顯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集成電路裝置的傳輸線的立體示意圖。
圖7顯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集成電路裝置的傳輸線的立體示意圖。
圖8顯示測量得到的電感量和頻率的關系圖。
圖9A顯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集成電路裝置的傳輸線的平面示意圖。
圖9B顯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集成電路裝置的傳輸線的剖面示意圖。
圖10A顯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集成電路裝置的傳輸線的平面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0442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半導體裝置及熔絲的切斷方法
- 下一篇:具有隔離壁的半導體封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