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反向尋車系統及基于該系統的反向尋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101279.1 | 申請日: | 2016-0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23297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08 |
| 發明(設計)人: | 余亮;武宏偉;江果;鄭高;余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萬集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8G1/123 | 分類號: | G08G1/123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李相雨 |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漢***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反向 系統 基于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反向尋車系統及基于該系統的反向尋車方法。該反向尋車系統,包括:音頻傳感器裝置、車輛特征信息識別模塊以及后臺管理中心;音頻傳感器裝置用于檢測車輛的行駛信息,并將行駛信息發送至后臺管理中心;車輛特征信息識別模塊用于識別車輛的特征信息,并將特征信息發送至后臺管理中心;后臺管理中心用于根據各車輛的特征信息和行駛信息建立尋車地圖,根據尋車地圖和終端發送的尋車請求信息生成尋車信息,并將尋車信息發送至終端。本發明通過音頻傳感器裝置實現車輛的主動式定位,以建立尋車地圖,并根據終端的請求生成尋車信息,以達到快速尋車的目的,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提高尋車效率、提升停車場服務水平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智能停車場停車管理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反向尋車系統及基于該系統的反向尋車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智能交通領域的快速發展,機動車輛不斷增加,城市停車場逐漸完成向大面積、多層、多區域的大型停車場轉變。在內部交通復雜的大型停車場內,僅僅依靠指示牌或停車場地圖很難快速地位到目標車位,“尋車難”的問題日益突出,嚴重影響了用戶停車體驗,也降低了大型停車場服務水平。
目前大部分停車場的現狀是通過在停車場內布置大量的攝像頭或刷卡終端設備,依賴圖像識別技術或IC卡定位技術為用戶提供一條反向尋車路徑,實現簡單的反向尋車功能。但該方案所需的硬件成本較高,每段區域車位都需設置一臺攝像頭或刷卡終端設備,系統造價昂貴,而且后期維護費用高。
近年來出現了很多基于智能手持終端的反向尋車系統,例如:利用手持終端掃描設置在每個停車位周圍的二維碼標識,結合二維碼標識的位置信息,確定了車輛與用戶之間的位置關系,為用戶提供了一種簡單的尋車路徑。但這種尋車方式依賴用戶多次主動掃碼操作,一旦用戶尋車過程中路線迷失便要重新掃碼確定當前位置,給用戶的使用上帶來極大的不便,降低了用戶停車體驗感。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反向尋車系統及基于該系統的反向尋車方法,該系統具有提高尋車效率、提升停車場服務水平的優點。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反向尋車系統,包括:音頻傳感器裝置、車輛特征信息識別模塊以及后臺管理中心;
所述后臺管理中心分別與所述音頻傳感器裝置和所述車輛特征信息識別模塊連接;
所述音頻傳感器裝置,用于檢測車輛的行駛信息,并將所述行駛信息發送至所述后臺管理中心;
所述車輛特征信息識別模塊,用于識別停車場進出口車輛的特征信息,并將所述特征信息發送至所述后臺管理中心;
所述后臺管理中心,用于根據各車輛的特征信息和行駛信息建立尋車地圖,根據所述尋車地圖和終端發送的尋車請求信息生成尋車信息,并將所述尋車信息發送至終端。
可選的,所述音頻傳感器裝置為多個;
所述多個音頻傳感器裝置分別設置在停車場的各出入口、主干道處;
所述音頻傳感器裝置包括:多個音頻傳感器;
所述多個音頻傳感器,用于檢測車輛的行駛信息。
可選的,所述音頻傳感器包括:音頻識別模塊和音頻采集模塊;
所述音頻識別模塊和音頻采集模塊均與所述后臺管理中心連接;
所述音頻識別模塊,用于采集車輛的固有頻率,并將所述固有頻率發送至所述后臺管理中心;
所述音頻采集模塊,用于采集車輛的音頻信號、與音頻信號對應的時間信息,并將所述音頻信號和所述時間信息發送至所述后臺管理中心;
或者,
根據所述音頻信號或所述時間信息獲取音頻傳感器和車輛的距離值,并將所述距離值發送至后臺管理中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萬集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武漢萬集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0127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