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工作流的數據集成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100195.6 | 申請日: | 2016-0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03448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29 |
| 發明(設計)人: | 余勁文;余哲灝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御行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Q10/10 | 分類號: | G06Q10/10;G06Q10/06;G06Q50/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師事務所31272 | 代理人: | 夏海天 |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工作流 數據 集成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軟件開發技術領域,尤其涉及基于工作流的數據集成系統。
背景技術
工作流過程定義語言(WPDL)是由WFMC于1994年推出的基于元模型的為創建階段的工作流過程模型的輸入、輸出而建立的文本描述語言。而XML過程定義語言(XPDL)是WFMC于2001年5月發布的基于XML描述工作流過程定義接口規范。XPDL是WFMC用來標準化過程定義的語言,因此它的實體概述數據模型呈現了工作流定義中的最基本的組成實體。
工作流是一種對工作進行優化的思想和技術,其主要的優越性表現在工作流的基礎上改進控制策略,降低響應的控制成本,降低管理成本,避免不必要的和重復的工作,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有利于提高軟件的復用率、靈活性和適應能力,通過對己經完成的工作流實例的分析,找出存在的不足,進而不斷改進工作流程,改善工作質量,自動提供為完成某個任務所需要的相關信息,可以大大縮短主要業務過程的處理時間,使工作內容更加豐富,并且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減少工作人員進行單調乏味并且十分耗時的文檔查找工作,通過在工作流模型中加入對可預計故障的處理策略來提高系統的柔性,提供系統日志功能,能夠適應一定程度的業務流程變化需要。
工作流管理系統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尚有需要完善的內容,工作流管理系統實現的復雜性:企業工作流管理系統的實現,不單要完成相應的過程定義,還要與現有系統的集成、開發相應的用戶界面、制定相應的管理規程與用戶操作規范,更可能需更改企業的整個業務流程操作規范以適應工作流管理系統,相應的,企業的管理體系也可能需要改變;工作流管理系統的安全性:工作流管理系統對系統運行中出現的并發訪問和異常處理等錯誤處理和中斷恢復功能支持比較薄弱,其運行性能也不足以處理大范圍、高強度的業務需求,這些都應該是應用中必須加以慎重考慮的主要問題;工作流技術 尚不成熟:盡管工作流技術至今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相比起其他企業應用技術,例如關系數據庫技術,工作流技術依然處于自己技術發展的早期階段,各種標準及實現技術都還在研究與制定之中,工作流仿真技術的缺乏:工作流技術的仿真一直比較薄弱,整個工作流系統是不完善的。因為仿真方法與仿真工具的缺乏,大多時候人們只能通過人工判斷流程的表述的正確性,無法判斷和優化工作流過程,各種工作流產品的標準化程度差,不同生產者的工作流產品都有自己的一套工作流模型、工作流定義語言及API接口,存在與其它產品不能很好交互的問題,原因在于不同廠家為了體現自己不同的特點,或多或少的對標準與規范的實現做了擴充和修改。
數據集成的出現幫助企業將后臺的的ERP信息遷移到Web層面上。數據集成能在一個公司的Web層與Oracle、SAP、IBM、微軟等公司的后臺系統間提供一個“高速數據緩存”或數據信息分級。
數據集成能夠在一個企業的主服務器存儲的后臺信息的構建一份數據備份。當一個Web客戶想要查詢一份訂單的處理狀態時,本次查詢就被傳遞到數據集成平臺。因此,無須每次都去訪問企業的主服務器。數據集成平臺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來判斷何時與主服務器進行同步以便使數據保持最新狀態[12]。集成ERP數據的電子商務應用是通過直接訪問ERP數據和數據分級這兩個部分的有機結合來完成的,這其中包括利用一個主的數據服務器和一些高速的數據緩存[10]。數據集成平臺以通過智能方式來根據實際情況將實時訪問和批量數據存取這兩種方法融合起來,以便從統一的ERP平臺抽取數據。
數據從一個或多個源表集成到一個或多個目標表以及轉換成需要的信息類型(如XML),數據傳輸的步驟包括確認需要抽取數據的源、數據需要進行的轉換以及向何處發送數據。用戶可以通過圖形的化接口來完成數據映射的指定和轉換的制定。
由用戶定義的模塊來控制每一塊數據的同步并確認這些同步之間的內部相關性。例如,如果一個目標表依靠其他代碼表的值,則使用一些模塊來控制一臺數據服務器需要以什么次序來進行這些目標表中的單個的數據移動。數據移動可以被定制為以批量方式或增量方式實時運行,以上均可以由管理員來進行創建和管理,以方便電子商務、控制ERP、供應鏈管理、客戶關系 管理以及系統應用之間的數據同步[11]。數據同步使用多進程、分布式優化查詢、存儲內的數據轉換和流水線并行操作來提供非常高的數據集成量和系統伸縮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御行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御行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0019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G06Q 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數據處理系統或方法;其他類目不包含的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處理系統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預定,例如用于門票、服務或事件的
G06Q10-04 .預測或優化,例如線性規劃、“旅行商問題”或“下料問題”
G06Q10-06 .資源、工作流、人員或項目管理,例如組織、規劃、調度或分配時間、人員或機器資源;企業規劃;組織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倉儲、裝貨、配送或運輸;存貨或庫存管理,例如訂貨、采購或平衡訂單
G06Q10-10 .辦公自動化,例如電子郵件或群件的計算機輔助管理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