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利用爐渣余熱干化污泥的處理裝置及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610099836.0 | 申請日: | 2016-0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31754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06 |
| 發(fā)明(設計)人: | 趙由才;周家珍;羅安然;孫艷秋;李陽;牛冬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同濟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11/12 | 分類號: | C02F11/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吳林松 |
| 地址: | 200092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爐渣 余熱 污泥 處理 裝置 方法 | ||
1.一種利用爐渣余熱干化污泥的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進料輸送系統(tǒng)、空氣循環(huán)系統(tǒng)和污泥干化系統(tǒng),所述進料輸送系統(tǒng)為所述污泥干化系統(tǒng)輸送原料,所述空氣循環(huán)系統(tǒng)為所述污泥干化系統(tǒng)傳送熱量,所述污泥干化系統(tǒng)用于干化污泥。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爐渣余熱干化污泥的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料輸送系統(tǒng)包括污泥螺旋給料器、濕污泥槽和爐渣進料斗,所述污泥螺旋給料器的一端經過熱風回風室與旋轉污泥干燥器內筒連接,所述濕污泥槽位于所述污泥螺旋給料器的上部,所述爐渣進料斗的一端與旋轉污泥干燥器外筒的一端連接。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爐渣余熱干化污泥的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氣循環(huán)系統(tǒng)包括熱風回風室和尾氣引風機,所述熱風回風室位于旋轉污泥干燥器的一端,所述尾氣引風機位于旋轉污泥干燥器的另一端。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爐渣余熱干化污泥的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干化系統(tǒng)為一個橫向傾斜放置的旋轉污泥干燥器,所述旋轉污泥干燥器的一端端部高于所述旋轉污泥干燥器的另一端端部。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爐渣余熱干化污泥的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污泥干燥器包括旋轉污泥干燥器內筒和旋轉污泥干燥器外筒,所述旋轉污泥干燥器內筒位于所述旋轉污泥干燥器外筒的內部,并且同軸設置。
6.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爐渣余熱干化污泥的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污泥干燥器的另一端并排設有冷卻爐渣出口和干污泥出口,在所述冷卻爐渣出口的對面設有冷卻空氣入口。
7.一種采用權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裝置利用爐渣余熱干化污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將濕污泥送入濕污泥槽,濕污泥間歇進料,由污泥螺旋給料器輸送至旋轉污泥干燥器的旋轉污泥干燥器內筒內;
(2)將生活垃圾焚燒爐排出的爐渣通過爐渣進料斗排入旋轉污泥干燥器的旋轉污泥干燥器外筒內;
(3)冷空氣經由冷卻空氣入口輸送入旋轉污泥干燥器的另一端,冷空氣在旋轉污泥干燥器外筒內與上述爐渣接觸進行逆流換熱,加熱后空氣流至旋轉污泥干燥器的一端后,通過熱風回風室再次引入旋轉污泥干燥器內筒內,在旋轉污泥干燥器內筒中熱風與上述污泥接觸對污泥進行加熱干化,冷卻后爐渣經由冷卻爐渣出口排出;
(4)上述污泥在旋轉污泥干燥器旋轉作用和爐渣自身重力帶動下,均由旋轉污泥干燥器的一端緩慢移動至旋轉污泥干燥器的另一端,在移動的過程中干化同步完成,獲得干污泥,干污泥經由干污泥出口排出;攜帶水分的尾氣在旋轉污泥干燥器的另一端經由尾氣引風機排出。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爐渣余熱干化污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生活垃圾焚燒爐排出的爐渣的余熱溫度為300~600℃。
9.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爐渣余熱干化污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爐渣進料量為1~2t/min,濕污泥與爐渣的比例為1:(2.1~3.3)。
10.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爐渣余熱干化污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冷卻后爐渣是在溫度降低到100℃以下經由冷卻爐渣出口排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同濟大學,未經同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99836.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通訊系統(tǒng)與其文件處理方法
- 下一篇:改善液晶顯示器線性殘影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