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雷達綜合記錄儀和雷達數據記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99189.3 | 申請日: | 2016-0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59247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23 |
| 發明(設計)人: | 韓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源儀迅馳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S7/02 | 分類號: | G01S7/02;G01S7/04;G01S7/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邦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81 | 代理人: | 張麗新 |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區學***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雷達 綜合 記錄儀 數據 記錄 方法 | ||
1.一種雷達綜合記錄儀,包括:
雷達光纖數據采集板,用于接收雷達視頻數據;
視頻采集卡,處理操作臺VGA輸出數據;
接收航跡數據的網卡;
記錄數據存儲盤,用于存儲所述雷達視頻數據、VGA輸出數據、航跡數據;
處理器;
存儲器,其上存儲有程序,所述程序當被處理器執行時能夠操作來從雷達光纖數據采集板獲得雷達視頻數據、從視頻采集卡獲得操作臺VGA輸出數據、從網卡獲得航跡數據,以及將雷達視頻數據、VGA輸出數據和航跡數據存儲在記錄數據存儲盤中,
所述處理器利用Linux操作系統進行數據存儲管理和Web服務管理;
處理器利用Linux系統的模塊化機制,通過加載或移除相應的模塊來開啟或禁用設備的USB端口、視頻輸出;
雷達綜合記錄儀上沒有電源開關按鈕,在雷達綜合記錄儀的插頭插電情況下,加電自動啟動工作并開始日志記錄,
其中數據記錄儀通過USB串口連接北斗終端,以定時向指揮中心發送當前設備狀態信息,接收來自指揮中心的北斗短信,
其中北斗終端定時將設備的運行狀態以短信方式發送給指揮中心,雷達綜合記錄儀接收來自指揮中心的短信,同時接收北斗授時信息以對設備時間進行校準。
2.根據權利要求1的雷達綜合記錄儀,利用Linux操作系統進行硬盤加密,保證數據在裝載和存儲前被自動進行快速加解密而不需要用戶的干預,加密后的硬盤數據只有憑借正確的口令或密鑰文件才能讀取。
3.根據權利要求1的雷達綜合記錄儀,所述處理器利用基于TCP方式的socket編程接受航跡數據。
4.根據權利要求1的雷達綜合記錄儀,使用基于Web的瀏覽器/服務器架構實現用戶對記錄儀的交互與管理。
5.根據權利要求4的雷達綜合記錄儀,linux操作系統設定操作員、管理員、超級管理員三層用戶級別,在數據文件操作、運行日志瀏覽、系統運行參數設置、以及用戶管理方面實施層次化授權。
6.根據權利要求5的雷達綜合記錄儀,設置所述數據采集板工作于采集模式或回放模式,在回放模式,管理員或超級管理員能夠將選中的雷達數據文件通過采集板光通道發送出去。
7.根據權利要求1的雷達綜合記錄儀,還包括采用日志記錄設備運行的狀況和用戶的操作步驟。
8.根據權利要求1的雷達綜合記錄儀,所述程序當被處理器執行時還可操作來顯示當前局域網內使用記錄儀的當前在線用戶數。
9.根據權利要求1的雷達綜合記錄儀,所述程序當被處理器執行時還可操作來供具有對應權限的用戶執行下述操作中的任一項:
更改文件大小參數設定單個數據文件大小;
更改文件保存時間參數和硬盤檢查時間、固定盤容量門限大小以定義不同的刪除策略;
設定北斗短信發送時間間隔、目標SIM卡地址和北斗設備連接的串口號;
控制USB端口及視頻輸出端口的關閉和開啟,防止非授權用戶進行數據拷貝或視頻輸出;以及
查看本機連接北斗模塊SIM卡地址。
10.根據權利要求1的雷達綜合記錄儀,處理器適合于使用Web用戶交互管理界面與用戶交互。
11.根據權利要求1的雷達綜合記錄儀,還包括標準機箱前面板接口,包括一個DVI接口、三個USB2.0接口、三個GbE千兆網口、兩個COM串口、一個PS/2接口。
12.根據權利要求1的雷達綜合記錄儀,利用視頻采集卡采集記錄并壓縮存儲操作臺的VGA輸出數據,包含操作員操作的視頻畫面、雷達回波的視頻畫面和目標微表參數的視頻畫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源儀迅馳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源儀迅馳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99189.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滑槽式鋁箔包裝箱
- 下一篇:具有自校準功能的精度可調式網球擊球點定位裝置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