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3D打印光敏膠用樹脂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99133.8 | 申請日: | 2016-0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94070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01 |
| 發明(設計)人: | 張英強;許軼俊;常文秀;李燁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應用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C08J3/24 | 分類號: | C08J3/24;C08G63/91;C09J16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31001 | 代理人: | 吳寶根 |
| 地址: | 200235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打印 光敏 樹脂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高分子材料領域,涉及一種3D打印光敏膠用樹脂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高速光固化成型技術近幾年在世界范圍內得到廣泛應用,特別是3D打印技術,其主要通過逐層增加材料來制造三維制品的一種所謂增材成型技術,具有能耗小、成本低、成形精度高等特點,能夠打印傳統加工方式無法加工的任意構造復雜的零件。目前提供的3D打印光敏膠的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目前的3D打印膠主要為熱塑性材料,如由PLA及ABS等高分子材料制成,成型過程中需要加熱,導致使用不便。再有成形的3D制品顏色單一,不能夠達到全彩色,制成的3D打印材料不具備夜間視度性,功能性較差。
基于以上背景,需要發展一種具有夜光功能的、不需加熱且能快速固化成型3D打印光敏膠用樹脂及其制備方法。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3D打印光敏膠用樹脂及其制備方法,所述的這種3D打印光敏膠用樹脂及其制備方法要解決現有技術中的3D打印膠成型過程中需要加熱,導致使用不便;成形的3D制品顏色單一,制成的3D打印材料不具備夜間視度性和功能性較差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3D打印光敏膠用樹脂,其化學結構如下所示:
B為
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的一種3D打印光敏膠用樹脂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按重量份數,稱取如下的物質:
所述的阻聚劑為對苯二酚、2-叔丁基對苯二酚、2,5-二叔丁基對苯二酚、對苯醌、甲基氫醌、或者對羥基苯甲醚中的任意一種或兩種以上的混合物;所說的催化劑為氯鉑酸的異丙醇溶液、氯鉑酸的四氫呋喃溶液、氯鉑酸、RuCl2(PPh3)3、pd/Al2O3、pt/Al2O3、高分子金屬絡合催化劑、或者有機硅高分子金屬絡合催化劑中的任意一種或兩種以上的混合物;
2)將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和超支化聚酯丙烯酸酯加入到一個反應容器中,再加入阻聚劑,通入保護氣體,攪拌并加熱,升溫至60~80℃,加入催化劑,攪拌下恒溫3~5h,停止加熱,待溫度降到室溫,即得3D打印光敏膠用樹脂。
進一步的,上述的一種3D打印光敏膠用樹脂,按重量份數計算,其原料組成及含量如下:
所述的阻聚劑為對苯二酚;所說的催化劑為氯鉑酸的四氫呋喃溶液。
進一步的,上述的一種3D打印光敏膠用樹脂,按重量份數計算,其原料組成及含量如下:
所述的阻聚劑為對苯醌、甲基氫醌、對羥基苯甲醚按質量比1:1:1組成的混合物;所說的催化劑為氯鉑酸的異丙醇溶液。
上述反應的方程式如下:
本發明的一種3D打印光敏膠用樹脂結構中含有眾多可交聯的丙烯酸酯結構,在400~780nm的LED光源照射下可實現快速固化,特別適用于400~780nm LED光源照射固化。大大縮短了固化時間。將本發明所得的3D打印光敏膠用樹脂涂膜后,經400~780nm LED燈照射預涂3D打印光敏膠用樹脂的載玻片的表面,按照指觸法(用手指按壓固化一段時間的3D打印光敏膠用樹脂的表面,以不粘手作為完全固化的標準,用3D打印光敏膠用樹脂完全固化時所用的最短時間來表征),經檢測,本發明的快干3D打印光敏膠用樹脂的固化時間為5-35s。
本發明和已有技術相比,其技術進步是顯著的。本發明的一種3D打印光敏膠用樹脂,經涂膜后具有較快的固化速度和具有夜間發光效果。且其制備方法由于工藝簡單,易控制,因此具有技術成熟、快速、高效等特點,且適于工業化生產。本發明的3D打印光敏膠用樹脂涂膜后經400~780nmLED燈照射后具有快速固化能力,可廣泛使用在如汽車、工業維護、醫療、創意等技術領域。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一種3D打印光敏膠用樹脂通過紅外色譜儀進行紅外光譜分析后所得的紅外光譜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詳細描述,但并不限制本發明。
本發明各實施例所用的原料中除特殊表明的廠家及規格外,其他原料均為市售,規格均為化學純。
本發明所用的各種設備的型號及生產廠家的信息如下:
GFJ-0.4型高速分散機,上海新諾儀器設備有限公司生產。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應用技術學院,未經上海應用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9913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